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古代敬老美德趣谈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8-10-11 10:01   https://www.yybnet.net/

■白薇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一步步逼近,养老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发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拥有尊老敬老美德的国家,“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观念已经传承了数千年,那么我国古代从政府到民间到底是怎样对待老年人的?几千年前的中国老人能否真正享有一个富足健康的晚年?中国古人在敬老方面又有哪些趣闻呢?

◎王杖法:几千年前,拄拐杖并不是件普通事,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早在周朝时,便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拐杖礼仪制度。比如80岁以上的老人上朝时也可以拄拐。而到了90岁,就算是天子有事相询,也得亲自登门,还要带上好吃的。到了汉朝,朝廷规定每位7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得到一根顶端雕有斑鸠的手杖叫做“王杖”。持有“王杖”的人,其社会地位相当于每年领取六百石俸禄的地方官吏。凭借这根拐杖,老人们可以行走于皇帝专用的驰道旁,无需服徭役,不交市税,免于一般刑事处罚,甚至可以杖击地方的不良官吏。而侮辱或殴打这些老人的官民,则要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处以极刑。王杖制度也因此被视为我国最早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饮酒礼:在唐代,朝廷除了定期给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一定数量的粮食、布帛作为养老金外,还规定地方政府要在每年的腊月聚集乡里的老人行饮酒礼,由官府出资,举办酒宴,让所有人都知道尊老敬老的礼仪和美德。

◎养老院: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便在南京修建了“孤独园”,用于收留和赡养孤苦的老人。唐肃宗统治时期,长安和洛阳也分别建有“普救病坊”,用于照顾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到了南宋,政府则在当时的国都杭州设有“养济院”,将孤寡不能养活自己的老人登记备案,由国家赡养他们。

◎优惠法:汉代时,每逢朝廷举行大典,政府都会组成20多人的慰问团,代表皇帝慰问70岁以上的老人,给他们发放米面、酒肉、棉丝等物,并给老人们免除租税,给予无息贷款,还督促地方官员抚慰老人,并将此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闻推荐

狂刷医保卡买药销赃 15名嫌犯获利十余万

近日,苏州警方根据线索破获一起利用社保卡内“补充基金”进行套现的医疗保险基金诈骗案,抓获疯狂刷卡买药后将药品销赃...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旅行的潜导性意义2018-10-11 09:44
评论:(中国古代敬老美德趣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