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出版社供图
9月28日,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反腐倡廉蓝皮书》。
蓝皮书显示,有90.2%的城乡居民认为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制度措施“非常管用”和“比较管用”,75.1%的城乡居民认为社会诚信体系作用非常大和比较有作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官方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68.3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74万件,谈话函询15.4万件次,立案30.2万件,处分24万人(其中党纪处分20.1万人),其中省部级及以上干部28人,厅局级干部1500余人,县处级干部1万人。
对此,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今年全年立案数或超2017年的52.7万件,有望实现六年连增。
社科文献出版社供图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拍蝇”发力精准,深得民心。问卷调查显示,认为最近一年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城乡居民达到61.1%,认为“没有腐败问题”和“不太严重”的城乡居民从2017年的32.6%快速上升到了64.8%。
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来看,站长、所长、校长、院长、村长“小五长”成为“微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群体。有的“小五长”不真心为民服务,不用心为民解困,而是在办事过程中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严重啃噬群众的获得感。
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腐败和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时有发生,公众对引发腐败的深层次原因甚为担忧,对一些顽风痼疾和身边的腐败尤为关注,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期盼甚多,扭曲的财富观念令人担忧。
问卷调查显示,18.5%的城乡居民认为“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时间都用在想方设法拼命赚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贪腐犯罪出现年轻化趋势,一些新入职人员就开始打公款主意,铤而走险。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调研中还发现,有的人并不认为行贿是耻辱的事情。在遇到看病就医、子女上学、找工作、打官司等事情的时候,往往会首选请客送礼、找关系说情等方式,“围猎”办事人员和领导干部,但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的不当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
问卷调查显示,71.7%的人选择“完全不容忍”,对腐败零容忍。但仍有28.3%的人选择了其他选项,对腐败行为不同程度地表示容忍。
蓝皮书还指出,当前“四风”顽疾仍难根除。“四风”之中,形式主义最为突出,其次是官僚主义。问卷调查显示,20.2%的城乡居民认为形式主义最突出,6.5%的人认为官僚主义最突出,认为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最突出的分别占2.7%和3.9%。
新闻推荐
落马两年多后,河南省漯河市原常务副市长杨国志案的部分受贿细节得到官方披露。9月2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