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学生视“父母”为最崇拜的人生榜样,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有温暖的家”——今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召开发布会,共同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
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对象,他们感知到的家庭教育状况直接对其自身产生影响;班主任是与家长接触最直接、最频繁的教师,更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家校合作中的表现。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调查,抽取325个区县的学生和他们的班主任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学生及班主任视角下的家庭教育和家校沟通状况。
报告显示,有二至三成学生表示家长在亲子沟通的某些方面表现不佳。25.1%的四年级学生和21.8%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花时间与我谈心”,22.5%的四年级学生和21.2%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问我学校或班级发生的事情”。在“家长从不或几乎不和我讨论身边发生的事情”选项上,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的勾选比例分别为23.6%和19.0%,而在“家长从不或几乎不和我一起谈论电影或电视节目”选项上,二者的勾选比例分别为34.0%和34.8%。
沟通问题不仅困扰着亲子关系,参与调查的班主任中,九成以上表示家校沟通存在困难,其中四年级、八年级班主任占比分别为95.6%和97.4%。排名前三位的困难包括“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长参与沟通的积极性不高”和“与家长教育理念不一致”,而存在这些情况的家长比例均超过五成。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和班主任都认为家长最关注孩子的学习。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最关注的方面是学习情况、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其人数比例高于对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或特长、心理状况的关注。96.2%的四年级学生和95.8%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对自己的成绩期望至少是“班里中等”,仅3.8%的四年级学生和4.2%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成绩的期望是“考多少名都可以”。同时,四年级、八年级班主任认为家长最关注学生的方面是考试成绩,远高于对爱好或特长发展、心理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关注。
虽然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报告显示,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参与程度并不与关注度成正比,有三成四年级学生、近五成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较少卷入自己的学习生活。
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介绍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的主要发现。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坚、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赵石屏、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丽颖等就调查报告进行了点评,从不同角度对调查数据所揭示的问题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提出了建议。
(原题为:《《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家长亟须加强亲子沟通》)
新闻推荐
链接 航天科技集团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 未来3 年将密集开展商业发射
新华社武汉9月26日电(记者胡喆谭元斌)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26日在武汉开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论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