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秋节,我们这样过!

来源:延安日报 2018-09-23 09:50   https://www.yybnet.net/

蔡婷和孩子

郑留刚

中秋节来了。

此刻,你在干啥?

或许奔赴在回家的路上,或许已守在亲人的身旁,还或者留在异地他乡,只能“明月千里寄相思”……

中秋,是一个守望团圆的节日,每个人的打开方式都不相同。但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怎样过节,我们守望幸福的心都是一样的。

常婷:和父母一起打月饼

中秋节要来了。

今年的中秋节仿佛来得格外早,一个月前,满大街就飘起了月饼的味道。

每年这个时候,常婷都要忙着打月饼,送月饼,今年忙得更早。

常婷的名字你或许不熟,但我说她还有一个名字叫“可儿妈妈”,延安的吃货们可能听过。都说她打的月饼好吃,有小时候的味道,主要是因为“对原材料的挑剔,对纯手工的虔诚”,这是“可儿妈妈”给自己的定位。大约每个人心里都有些忘不了的儿时美味,正因如此,中秋打月饼对常婷来说,更像是一种怀恋——对儿时美味的怀恋,对中秋团圆的怀恋。

“我小时候父亲有兄弟十几个,叔伯们全部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每年中秋打月饼是最有意思的事。和面、调馅儿、压模子、烤制……一大家子大人小孩都参与,我最爱压模子,把妈妈包好的面团拿过来,往木头模具里一压,就成了带花纹的月饼……”常婷笑着用手比划说,经常,邻居们也来帮忙,因为常婷的母亲曾是延河饭店的厨师,邻居们想和厨师学着打月饼,让月饼更好吃;更因为常婷家有电烤炉,他们也想趁着在电烤炉里烤出自家的月饼,“那一天基本从早忙到晚,也不正经吃饭,吃的都是月饼,每个人都显得很高兴,感觉特别美。”

尽享美味,睦邻和谐,这个画面一直留在常婷的脑海里,成为她对中秋节最美好的记忆。

后来,慢慢长大,家里经济条件好了,大家住进单元楼,来往渐少,再也没有集体做月饼的时候。再后来自家也嫌麻烦,过节就买些月饼回来,虽然花样是越来越多了,但常婷觉得始终吃不出小时候那个味道。

寻味,是三年前常婷决定自己打月饼的最初动力。

花生、芝麻、红糖、白糖、冰糖……在母亲的帮助下,常婷一遍又一遍尝试着调配记忆中的味道。更是自己跑到农村,收购村民自磨的面粉,自己种的芝麻、油葵……说起来,常婷也是个资深的吃货,对于自己喜欢的美食,在食材的挑选、配比上都颇有研究。她深信,老味道首先应该是自然的味道,所以食材必须是自然的。

那一年,她把自己打出来的月饼拿给朋友吃,立马在朋友圈火了。口口相传,找她打月饼的人竟蜂拥而至。她恍然悟出:原来大家都是怀恋这种老味道的。

一种怀恋竟成了她的事业。从此,常婷的中秋节就忙了起来。尤其是今年,阳历8月初,订单就一个个地找上门来。自己应付不来,父母亲就帮着做,一家人还忙不过来,再招揽几位阿姨过来帮忙……又是一群人集体做月饼的场景了,常婷说,她不仅找到了小时候月饼的味道,还找到了小时候集体打月饼的幸福感。

“忙是忙了些,但很享受这个过程。”常婷说,她给自己的月饼注册了一个名字“可儿妈妈”,并把她和女儿的照片印在包装纸上,“想把这种幸福感也传递给女儿。”

蔡婷:漂洋过海赶回家

“近了,近了,回家过中秋的日子就要近了。”从今年5月份确定要回家过中秋节开始,蔡婷就几乎是每天都要倒数着回国过节的日子。

今年30岁的蔡婷是安塞人,正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读博士。在蔡婷的记忆当中,从高中开始在外读书就没有和家人一起过过中秋节。本科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远赴美国求学,路途遥远,学业繁重,回家过中秋更是成了奢望。每到春节和中秋节的时候,也是蔡婷思乡亲最浓的时候,她已经5年没有回国了,2015年她的儿子出生了,带儿子回国与家人团聚也成了她的一个愿望。

今年蔡婷的妈妈来美国看望外孙,加之在北京工作的弟弟的婚期定在国庆节期间,于是蔡婷决定今年无论如何一定要跟妈妈一起回家过中秋。虽然距回家过节还有好一段时间,蔡婷还是早早地就买好了回家的机票。由于即将毕业,手头还有正在做的论文,但为了能顺利回家,也为了不把工作带回国,她几乎每一天都要加班到12点以后。这期间,只要有一点时间她就会去整理回家的行囊,因为那里面装满了给家人的礼物还有她的思念。

9月16日是蔡婷确定要回国的日子,就在前一天她才完成了手头的工作,虽然丈夫因为工作的原因没能一起出发,但在踏上回国飞机的那一刻,她才终于踏实了下来,这一次是真的要回家过节了。

同时,远在安塞的父亲蔡永忠也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直接去北京接女儿回家团圆。伴随着火车的颠簸,想到即将见到日思夜想的亲人,蔡永忠激动地几乎一夜未眠。从三年前外孙出生在美国相聚之后,蔡永忠就再没有见过女儿和外孙,虽然经常会看到女儿发来的照片也会视频聊天,可在机场见到女儿和外孙的那一刻,蔡永忠还是激动得热泪盈眶。9月19日中午,一家人终于踏上回家的列车。

9月20日凌晨3点到了家,稍作休整,一大早蔡永忠就拿出来提前买好的月饼和水果。在美国过中秋节的时候也是可以买到月饼的,但都是广式月饼,眼前色泽焦黄、油香扑鼻的陕北酥皮月饼,是蔡婷想念了许久的味道。接过外公递来的月饼,蔡婷三岁的儿子小梓铭大大地咬了一口,今天他学会了一个新的中文“月饼”。

几天后的中秋节,弟弟也会带着未婚妻回安塞一起过节,想到能一家人团圆过中秋,蔡婷激动地说,今年的中秋节一定要在安塞多走走看看,感受家乡的变化,也要把这几年没能和家人一起过节的遗憾全都弥补回来。

郭治花:去坪北油田走“亲戚”

中秋节,对于在市区经营着一家陕北土特产品商店的郭治花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个节日。今年中秋节,她还要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去坪北油田看望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坪北职工们。他们的缘分还得从十年前的中秋节说起。

中石化江汉分公司坪北油田坐落在安塞黄土高原腹地,由于地处偏僻,山高坡陡,一直以来坪北人的物资供应都只是能够满足基本需求,新鲜的水果、零食等对于坪北石油人来说几乎是奢侈品。2008年前后,电商发展迅速,坪北人开始网上购物,可是由于交通不便,快递送货上门非常困难。那一年中秋节前,郭治花无意中听到这个消息,热心肠的她就主动义务承担起帮助坪北人收发快递的重任。这一干,就是十年,8万多件快递无一损坏、遗漏和丢失,成为坪北人心中的“爱心快递大姐”。

尽管从那一年起,她经营的红枣店早已成为坪北人的“联络点”和“办事处”,可她却从未到过坪北。

今年中秋节前,坪北油田给她发来了邀请。他们说:“郭大姐,这一次你可无论如何要来呀,大家都想见你呢。”所以,郭治花放下自己的店铺,特意带着八大箱价值3000多元的脆枣等特产,来看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坪北石油人。

当天下午4点,坪北干部员工早早地就聚集在球场上等待,车门打开的那一刻,郭治花被一拥而上的职工们包围了。用她的话说:“我是回坪北走亲戚来了。”在坪北的两天时间里,郭治花和家人受到了无比热情地接待。“吃得好,住得好,还有人整天陪同着给我们拍照。”当她来到往常被人提起的采油平台,看到险峻的大山之中几座孤零零的平台,显得特别孤寂与荒凉,她脸上亲切而熟悉的笑容慢慢消失,情绪变得有些低落。看到满身油污的平台经理张国庆时,郭治花更是控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道:“平时看你们去我店里都穿得干净整洁,真没想到你们的工作这么辛苦。”

这次中秋节前的探亲,恰逢坪北油田建厂20周年,在庆祝典礼上,坪北采油场的领导和职工们为郭治花颁发了“感动坪北人物”,拿到证书的那一刻,郭治花激动地说,“坪北人,为了给国家献石油,真是太辛苦了,你们的坚守与付出让我感动。和你们相比,我做的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今后只要我的店还开一天,我就帮你们收一天快递。”

郭治花说,她的店面要拆迁了,但她已经找到新的地址,“等确定搬迁了,我会第一时间给坪北油田的职工发送我新店的地址,让坪北人的快递有新家!”

郑留刚:和老乡聚一聚

“就剩几张饼了,卖完就走。”卖鸡蛋灌饼的郑留刚夫妇一边准备收摊,一边盘算着晚上大家吃些啥。

十几米外,几个老乡正在等他们。

中秋临近,大街小巷飘来过节的味道。每当这个时候,郑留刚总是想起自己老家的中秋节。“我们老家过中秋节很热闹,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很多水果、糕点,还要到亲戚家里走动走动,跟过年差不多。”

郑留刚是河南沈丘人,来延安6年了。说起来,他有许多年没在老家过中秋节了,“这些年一直在外面跑,也就过年和农忙时候回去看一看,中秋节没回过家。”

刚来延安时,日子很苦。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活反转”的郑留刚,背负着30万元的外债,和妻子杨永环背井离乡,凭着做鸡蛋灌饼的手艺,来延安艰难谋生。

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洗菜、揉面做准备,5点出发卖早场。早场一般持续到8点半左右,9点多两人回到住处,吃完早饭,休息一阵,再准备些东西,赶中午12点吃饭时间再出摊半个小时。下午1点到4点是他们补觉的时间,这时候,妻子往往只睡一小会儿,就开始做下午饭,还要准备下午出摊用的鸡蛋、面和蔬菜等。下午5点出摊,一直卖到晚上11点多。晚上回去差不多12点了,没有晚饭直接休息。睡觉前,杨永环还要把明天要刷的酱调制好,熬在炉子上。

这就是夫妻俩每天的生活节奏。

小本买卖,没有绝招,除了“勤快”地挣,就是“抠门”地省。郑留刚说,来延安的头三年,他和妻子没有添置过一件新衣服,也没有下馆子吃过一顿饭,根本没心思在异地他乡过节。每年中秋节都照常出摊,除了当天给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打个电话,并没有什么特别。

后来,债务还清了,日子相对松泛些,夫妻二人才不再那么清苦,中秋节有时会多买两个菜,在出租房里做顿好的吃;再后来生意上道,越做越顺手,慢慢有些积蓄了,给老家盖了新房子,去年年底,为出行方便,还买了一辆斯柯达轿车……在延安奋斗了6年,吃了不少苦,但他们的日子终于活色生香了。

“今年中秋节会和老乡们聚一聚。”郑留刚说,在延安他有3个要好的老乡,都是一个村的。其中一个和他同年来延安,6年来一直相互关照。另外两个是夫妻,今年才来的,也是看见他们在延安生意做得顺当,打算过来试一试。对郑留刚来说,出门在外,中秋节无法与家人团圆,老乡就是亲人。

趁着节日“偷得浮生半日闲”,炒几个拿手好菜,喝点小酒,倒一倒生活的苦水烦恼,说一说儿女的乐事趣事,我想,普通人过节的幸福大抵如此吧!

新闻推荐

北京严查“小产权房”信息发布 21家房地产中介机构被查处

据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记者孔祥鑫)记者22日从北京市住建委获悉,北京市住建委执法部门日前对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发布“小产...

相关新闻:
民国时期牙粉盒2018-09-23 05:18
猜你喜欢:
评论:(中秋节,我们这样过!)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