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饭桌上的变迁

来源:桂林日报 2018-09-22 12:19   https://www.yybnet.net/

□宫佳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饭桌上的饮食文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迁。饭桌上的饮食的每一次飞跃,都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小小的饭桌上的变迁,承载着社会发展的大乾坤。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物资非常匮乏,人们的生活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饭桌上最常见的是小窝窝头,硬硬的,咬一口,拉嗓子,这便是粗粮的特色。老人牙口不好,吃窝窝头时,往往要掰成几小块,泡在汤里,泡软和了,再吃。那时的菜品很单调,饭桌上天天看到的是萝卜、白菜。尽管主妇们变着花样做菜,可总也逃不出萝卜、白菜的主旋律。

那时,在苞米面里掺上白面,就是改善伙食了。过节或是家里来了客人,才咬咬牙,把小面缸里的白面挖出几瓢,搅拌一下,蒸出来,那窝窝头就绵软多了。对于那时的孩子来说,吃这种杂和面就是无上的美味了。于是,吃了这顿美食,抹抹嘴,咂巴咂巴,再盼望着下一位客人的来临,在领略客人带来的喜悦的同时,更关注于饭桌上的那餐改善的伙食。

粗粮的天下,人们的生活很简单。家家的饭桌上几乎是千篇一律,嘴再刁的孩子也得吃这几样雷打不动的饭菜。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饭桌上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白菜萝卜退居次要位置。黄瓜,西红柿,芸豆,茄子等开始成为主角。鸡鸭鱼肉也上了饭桌。饮食结构在悄然变化。粗粮也成了饭桌上的点缀,白面做成的馒头,花卷占据了饭桌上的江山。吃够了粗粮的硬邦邦,再咬一口雪白软和的面食,那叫一个爽。家家户户的小饭桌上都发生了变化。家里来了客人,可以很豪爽地做出白面馒头,擅长厨艺的主妇还会做出千层饼来招待客人。饭桌上的菜品丰盛了,有凉拌猪头肉、煎小黄花鱼、炝土豆丝等,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会在饭桌上出现对虾、鲍鱼。那简直是那个时代的新宠,饭桌上出现它们,主人的脸上有光,说明家里条件在当地算是数一数二的了。那时,出现一个稀有名词“万元户”,别小看了这“万元户”,在那个时代,是不亚于“富豪”的。

有了“万元户”的榜样,人们都铆足了劲,发展自家的菜篮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棚的兴起,蔬菜四季茂盛,反季节的菜蔬上了小饭桌。冬天也可以食用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肯德基”、可口可乐蜂拥进国内,小饭桌稍稍发生了偏移。各种特色饭店的兴起,部分取代了家里的小饭桌。人们包里的票子足了,偶尔全家会去附近的饭店改善生活。家里来了客人,也可以很豪气地带去饭店,品尝专业厨师做出来的特色美味。什么韩国料理,日本料理也进入人们的视线,饭桌上开始出现了中西合璧,人们对生鱼片也不再“谈虎色变”,反而跃跃欲试地品尝。小饭桌上国际化的意味就浓烈了一些,很多人以此为时尚的元素。

人们开始注重饭桌上菜品的营养搭配。追求色香味俱全,荤素搭配。牛奶、酸奶,各种饮料也在饭桌上凑热闹。饭桌上的菜品极为丰盛。

进入二十一世纪,小饭桌又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注重健康饮食。青菜又成了新宠,粗粮又上了桌,而且也受到人们的追捧。鸡鸭鱼肉反倒是退居次要位置。人们追求饮食少而精,绿色食品让人们青睐。人们开始注重饮食,关注身体的三高指标,饮食开始变得清淡,粗粮和细粮搭配得当,萝卜白菜再一次成为饭桌上的常客,只是花样更多,更能满足人们的味蕾需求。

改革开放四十年,小饭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迁,人们从解决温饱到饮食大丰盛,再到健康的绿色饮食,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改革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我们的国家必将更加富强,人民的生活会再上一个台阶。

新闻推荐

“红色菜篮”情暖困难家庭

9月20日,湖西社区党委联合育才路菜市场党支部开展“红色菜篮”情暖困难户“两节”活动,通过党组织牵头、广大市场经营户参...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阳澄湖大闸蟹开捕2018-09-22 12:18
评论:(饭桌上的变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