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毅飞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要求开展国有景区定价成本监审或成本调查,剥离门票价格“额外负担”。另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近日披露,截至8月29日,全国已有157个景区出台了门票降价或免费开放措施,“十一”黄金周前,还有157个景区将出台措施降低门票价格或免费开放。在这314个景区中,5A级景区121个、4A级景区155个,其中实行免费开放的景区30个,降价幅度在30%以上的景区29个,降幅达20%至30%的景区48个。
相较于目前有些景区门票过高的现实,如此大规模的降低门票或免票,的确是顺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举措,也是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在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确实做得比较好,以各种旅游节庆活动为抓手,吸引游客,鼓励老百姓畅游大好河山;另一些地方,却视国家政策于不顾,不断提升门票价格,抬高入景“门槛”,拒一些游客于“千里之外”。
在依靠“门票经济”获得收益的年代,这样的做法或许有其合理性。然而,在高质量发展的当下,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消费模式的改变,旅游景区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全方位考量,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从“门票驱动”的思维中跳出来,发掘旅游全要素,实现全链条运营。
为此,旅游业经营者应解放思想,放眼长远,下大气力建设好景区,丰富景区内涵,满足游客全方位体验需求,加快改革景区运营模式,挖掘内部潜力,真正将全域旅游的政策细化到运营中去,体现在行动中来,让景区大门开大些,再开大些,吸引更多普通游客到景区观光旅游。
新闻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死刑复核一案,近日依法裁定核准莫焕晶死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收到最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