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评书艺术起源于先秦时代,但已不可考。有记载的评书艺术自唐宋开始兴起,当时不叫“评书”而叫“说话”。“说话”分为四类,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其中小说、讲史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遂成为后来评书的源流。时至明末,世间始有“评书”之称,其创始人为评话艺术家柳敬亭。评书最初只是说唱艺术的一部分,亦称为“评话”或“弦子书”,直至清末,评书艺术才以说而不唱的形式呈现。
身着长衫,以一木、一扇、一桌为道具,精神抖擞、威风凛凛,这是人们所知的说书人形象。可既然明代已有评书,那么当时的说书人又是个什么造型呢?这个问题原本无从解答,好在考古学界发现了一幅极为珍贵的《上元灯彩图》。
《上元灯彩图》是一幅明朝古画,绢本设色,横约2米,纵0.26米,无款识,作者不详。该画作主要描绘了明朝中晚期的南京地区,元宵节期间的街市景致。从全景内容来看,画家描绘的是一次元宵灯市与古董贸易相结合的集市活动。明朝中叶金陵的富庶安逸,从这幅图卷上可略窥一二。
《上元灯彩图》中人物众多,信息量极大,其间有各种买卖、游艺、杂耍,当然还包括了说书。画中的说书人位置比较隐蔽,他占据画面上排一处墙隅,由于围观者不是很多,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这位说书人蓄着长须,身着长袍、头戴方巾,他侧身站立,将手中一把折扇微微张开、再高高扬起,像是说到重点,提醒大家注意,看上去派头十足。他周围的听众们看上去也饶有兴致,只见他们弓着身子,伸长脖子,认真聆听,生怕错过了最精彩的部分。更为有趣的是,说书人身后的墙上,还张贴着一排“听众”的半身画像,画中人物有的身着官服,有的则像是僧人、道士,他们身体微微前倾,表情显得十分出神。这幅画或许是当时说书人自制的广告画,意在说明自己的技艺高超,连僧道、官员都慕名而来,以此引人驻足。
《上元灯彩图》长卷在上世纪90年代前一直流落民间,直到1991年这幅画作才由当代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题字“上元灯彩”而定名。学界认为《上元灯彩图》成画于明朝万历至天启年间,属于风俗画和人物画的范畴,其价值堪比《清明上河图》。
新闻推荐
多年前,我在贵州偏僻的一个小山村支教,虽然仅仅在那里呆了两年的时间,却因为一个“布”月饼,让我永生难忘。那是一个前不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