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首诗架起一座连心桥

来源:烟台日报 2018-09-14 09:52   https://www.yybnet.net/

□王永福“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呼,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这首诗,自1928年问世以来,康桥就成为诗意栖息地,令人向往。

在笔者读过的现代诗中,《再别康桥》是印象最深的,诗的曼妙意境,一直萦绕心头,时刻想念有机会去雾都,一睹康桥的风采,却一直未能如愿,成为此生的一件憾事。

诗是文学之瑰宝,人类思想的精华,智慧的结晶,美的闪光。一首经典之作,往往能够超越国家,超越民族,超越时空,激荡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时隔90年,诗人徐志摩早已作古,但他塑造的诗意康桥(今剑桥),却成为一种文化象征,旅游胜地,观光者络绎不绝。徐摩志与神女林徽因,当年在这里谱写的康桥之恋爱情传奇,更为康桥和康河涂上浓浓的浪漫色彩,诱人遐想。

这对诗人和情侣,生前始终彼此牵挂,死后依然脚步相随,留下人间佳话:一个,后来人于2007年树碑在西子湖畔;一个,后来人于2008年立碑在康桥之滨,两人的魂魄在“一带一路”的东西两端,遥遥相望。不知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事出必然?

诗人“轻轻的来”,“悄悄的走”,却将神圣的康桥,永远铭刻在世人的心灵深处,成为抹不去的记忆,传之久远。许多年以来,无论是在日不落帝国,还是在巨龙腾飞的华夏,乃至连接东方与西方的“一带一路”,沿线,在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和不同信仰的人们之间,架起“连心桥”,文化融汇,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首流传广、影响大、脍炙人口的诗作,无不是生活的馈赠,人生体验的积淀,真善美的聚焦,是诗人从心灵深处飞出来的歌。

90年前,徐志摩在第三次漫游欧洲的归途中,于一个明媚的夏日,瞒着接待他的西方大哲学家罗素,一个人悄悄地来到当年远渡重洋的留学地康桥,故地重游,沿着其曾学习过、生活过的地方,往返徘徊,寻寻觅觅,想找回昔日的感觉;但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令诗人无限惆怅。触景生情,当年不同国籍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欢声笑语,犹在耳边回响;洒落在校园里的青春年华,化成幻影浮现眼前,抚今追昔,一首饱含深情的千古绝唱,应运而生。

当年的徐志摩在大学期间,总喜欢从宿舍窗口眺望校内康桥河畔的风景,浮想联翻,正是这种情愫和美感,转化成诗意的记载,于是,2008年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就在康桥河畔,树起了一座“徐志摩诗碑”,永久纪念来自东方中国的不朽诗人,成为该学院600年来,第一次为中国校友立碑的创举,而且时隔十年的2018年,以徐志摩命名的第一座中式花园,在当年诗人凭窗远眺及目处落成,园中栽种着玉兰、梅花和竹等来自诗人家乡浙江海定的植物,让这些充满乡情的花花草草,在异国他乡,与诗人相守相伴。公园就在今年第四届(2015年首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举办同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如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已成为英国境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今年的节日活动内容更丰富,有近百名中英诗人和学者参加朗诵会,以此怀念远方的徐志摩,增进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节日期间,还签署了协议,共同出版《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诗歌卷》英文版,同时收录“一带一路”沿线当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以文学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从而让艺术节成为东西文化融汇的一个标志,以诗为媒,畅叙友谊,共谋发展。

一首短诗,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一位诗人离世多年,仍然活在读者心中,广受赞颂,彰显了文学的无穷魅力和巨大张力,给了“文学死亡”论者以当头棒喝,昭告天下:伟大的作家、经典的作品,历久弥新,与人类同在!

新闻推荐

做生意需要竞相比“嗓门”?

□本刊记者陈强连日来有市民给本报打来电话称,商家利用流动广告车和扩音设备“大嗓门”促销,正演变成街头噪音,即使...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首诗架起一座连心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