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智能诉状适应审理新常态

来源:德阳日报 2018-09-13 10:58   https://www.yybnet.net/

□龙继辉(罗江)

9月9日上午,北京挂牌成立互联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少平,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延昆共同揭牌,北京市高级

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寇昉主持。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互联网法院将提供诉讼风险智能评估、诉状自动生成、在线浏览卷宗材料等智能化服务。(9月10日《南方都市报》)

想当年,传统诉讼独一无二;看今朝,网络诉讼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和优势独领风骚,让人刮目相看,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必修课。互联网法院审理涵盖了“互联网+”所涉及的案件,主要包括互联网购物、服务合同纠纷;互联网金融借款、小额借款合同纠纷;互联网著作权权属和侵权纠纷等11类案件。

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案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案子的标的额可大可小,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有的案子标的额微不足道,但不维权不足以平民愤,维权又得不偿失,是典型的鸡肋案子,起诉不好,不起诉也不好。进退两难,让人无所适从。

对于标的额小的互联网案件,当事人起诉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没有专业知识支撑,诉讼起来力不从心,特别是连诉状都不知道怎么写的当事人更是茫然无措,寸步难行。二是请律师吧,豆腐摊成肉价钱了。小案子即使胜诉了,赔偿金额都不够律师的代书费,更不要说律师的代理费了。一些不诚信者正是看准了此道,干下了不少背信弃义的事,酿成了不少让人烦恼的互联网纠纷。

有了智能诉状,当事人的后顾之忧、眼前之难便迎刃而解了。智能诉状具有人工诉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智能诉状是真正免费,而且快速;二是智能诉状很精准,善于有的放矢;智能诉状不是千篇一律的雷同“垃圾”,而是因案而异的精准陈诉。

如果说智能诉状为当事人诉讼打开了方便之门,那么,诉讼风险智能评估则为当事人解决了诉讼与否的参谋决策难题。众所周知,作为原告来说,诉讼与否,具有决定权。既可以一锤定音地决定起诉与否,起诉后,还能全权作主决定撤诉与否。

有了诉讼风险智能评估的未卜先知,看到同类案子的判决说理及判决结果,当事人对自己案子的最终走向就有了一个准确的预测。总之,智能诉状诠释了网络法院的一“网”情深,智能诉状急当事人之所急,想当事人之所想,成为了解决网络诉讼“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金钥匙”,值得人们为之大大地点个赞。

新闻推荐

□支招, 管住嘴、迈开腿觉睡足、心平和

遏制疾病年轻化,关键在预防。预防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管住嘴、迈开腿、觉睡足、心平和,只要能做到这四点,就能够远离疾病困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智能诉状适应审理新常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