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斜杠青年”杨建平:“我是时代的幸运儿!”

来源:成都商报 2018-09-13 01:54   https://www.yybnet.net/

剃平头,拎一个公文包,脚步和语速比常人快……这是记者眼里的“斜杠青年”杨建平。

“斜杠青年”指的是不局限于专一职业、拥有多重身份的年轻人。通常,他们的个人介绍用“/”表示其跨界实践。

杨建平多重身份不假,但已到“知天命”之年。之所以仍叫他“青年”,是他的精神状态。

“我不过50岁嘛,还是吴兴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呢!”这位土生土长、乐观风趣的织里人,经营着一个童装厂、一个面料批发行,同时还兼任东兜村党支部书记、织里童装商会会长。杨建平真心感谢改革开放。他认为,正是改革开放,让织里这个太湖南岸的小集镇,摇身一变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童装名镇。

1989年,出身教师家庭、捧上邮电局“铁饭碗”的杨建平借钱创业,成为织里镇第一批童装企业家。

“我是时代的幸运儿!我的青春年少恰逢国家改革开放,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好时代。”杨建平说。

当时恰逢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织里镇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家家户户踩洋机赶制亚运裙、亚运衫。原先织里人以制作绣花枕头、被套居多,1990年亚运会成为织里迈入童装时代的转折点,也是杨建平事业的转折点。“当时由于没有资金,我借了1万元。很幸运,第一年我就赚了两万多,接下去我的生意一直不错。”

1992年8月,湖州市批准成立织里经济开放区;1995年,织里镇被国家体改委等11个部委批准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织里掀起第二波创业浪潮,摘掉了“穷帽子”,成为富裕村。第一个装程控电话机,第一个买大哥大,第一个买本田摩托车,第一个买小汽车、购买厂房……杨建平在镇上创下多个“第一”。员工也一同致了富。开始时,员工吃住都在杨建平家里,家就是厂,厂就是家。如今,员工都住进了有独卫、带淋浴房的空调房,夫妻还有夫妻房,月工资也涨到了1万多元。

从上世纪80年代“一根扁担闯天下”,到如今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童装之都,织里镇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目前,这个南太湖岸边的小镇有1.3万家童装类企业。2017年,织里童装产量为13亿件(套),销售额500亿元,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

“织里的发展和蜕变让我深刻体会到,是大时代成就了织里和我们织里人。”杨建平说。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陆燕:八年支教 诠释责任

(上接第一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同校的赵春阳老师说,孩子们很喜欢陆老师的课,她总是讲一些外面正在发生...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斜杠青年”杨建平:“我是时代的幸运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