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荣
据媒体报道,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课后三点半”难题,北京市拟从今年9月起,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段提供三点半后全覆盖的课后服务,进一步增加教育资源。
北京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段实行的三点半后全覆盖课后服务,采取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形式,为学生提供体育、文艺、科普等内容的课后服务。这样的做法,既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便于孩子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也解决了家长无法接孩子的难题,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课后三点半”是困扰广大家长多年的难题,各地也都有过尝试和探索。但由于缺乏社会共识,没有相对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导致这些探索最终不了了之,难题依然未能有效解决。
对此,社会和教育界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有观点认为“课后三点半”难题是给学校减了负、家长增了负,有违教育改革的初衷,因此学校理应承担起课后托管的责任。也有观点认为,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教学,将课后托管的责任一味推给学校,无法保障教师的备课和休息时间……伴随争论而来的则是校外托管机构大量出现,这除了与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心理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孩子“课后三点半”没人管的现实相关。而北京推行的课后服务既回应了社会争议,也对准了教育的“痛点”。
值得称赞的还在于,北京市教委并非简单地提供课后服务,而是先整改了大量校外培训机构,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超标培训、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这样的整治,为课后服务提供了保障,也让家长更放心。
从普惠民生的角度看,这无疑带给地方政府更多启发。破解“课后三点半”难题,地方政府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旗帜鲜明地鼓励学校创新形式,为家长分忧解难;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及托管班,应该加强监管,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追责机制;针对课外培训不应“一刀切”,学生全面发展仍然需要接受体育、艺术、科学普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等教育,应遵循适度而为的原则,严禁把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真正做到解难题、惠民生。
新闻推荐
新华社发图片——聚焦修改个税法决定草案□记者韩洁郁琼源梁晓飞历经今年6月初审和为期一个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