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卫毅
暑期,北京地铁每天迎来送往1160余万人次,可是大部分人只是匆匆走过这些精美的“美术馆”。最近半个月,记者走访发现,超过90座车站拥有壁画、雕塑、浮雕装饰等艺术品。然而大部分展品都是“哑”展,没有内容简介,甚至连名字都秘不示人。 (据8月11日《北京日报》报道)
地铁是现代城市的交通动脉,也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更是现代科技与人文智慧的艺术之作。北京作为最早开通地铁的城市,已经建立起了贯通整个城市和纵横交错的地铁网。
据报道,目前北京已经开通的地铁车站就有370座。在这些地铁车站中,无论是上世纪建造的,还是进入21世纪后建造的,都进行了环境美化,让地铁车站更加舒适、干净并且拥有艺术气息。
比如,记者在超过90座车站里发现了百余件“藏品”,这些“藏品”中有壁画、雕塑、浮雕装饰等,宛如一座地铁“美术馆”。
对地铁车站进行美化以增添艺术气氛很有必要,能够让乘客感到环境幽雅,并且领略地铁风光。尽管大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还面临人多拥挤的局面,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这些美术作品进行短暂的欣赏和品味。
不过,有细心的乘客发现,这些美术作品,大多没有内容介绍,只能靠公众自己去猜。
比如,黎先生一家三口从云南到北京旅游,上一年级的小女孩对14号线蒲黄榆站的壁画墙很感兴趣,拉着爸爸的手逐一辨认每个人物的职业。
黎先生里里外外找了一圈,没有一个字的提示,只能靠猜:“好像是编筐的,或者是补筐的。 ”而实际上,这幅壁画的名字是《蒲黄榆的记忆》,反映了老北京城市生活,壁画主角都是市井劳作的片段。但是由于缺少文字介绍,让外地游客对这幅壁画的内容,有些不明就里。
其实,在地铁站里的这些美术作品,并非是建筑工人的即兴涂鸦,而几乎都出自大家之手,属于高档次的艺术作品。比如,据地铁建设方一位工作人员曾透露:“地铁里的壁画等都是百年工程,要经得住琢磨,不能说换就换。为了保证水平,创作者都是来自中央美院、中国壁画协会等单位的专业人员,每稿至少需要六审才能通过。 ”
既然地铁里的美术作品都出自大家之手,还是“百年工程”,为何就不能在作品解读上再下点功夫,让公众在走马观花浏览的同时,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呢?为何不把这些美术作品解读得更清晰一些,让外地游客对北京市井文化有个更好的理解和品味呢?
如今,很多城市都开通了地铁,地铁车站也修建的很有艺术范儿。特别是地铁每天的客流量很大,地铁里展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不仅能够增添地铁文化气息,而且能够令人赏心悦目,提升地铁的文明程度。
但是如果地铁里的美术作品只做背景和风景,显然有些资源浪费。
笔者以为,地铁文化不仅要发挥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也要发挥愉悦大众身心和传承城市市井文化的作用。北京本身文化底蕴深厚,现代化的地铁配置上乘的美术作品,将是一种艺术化的融合,让乘客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不仅不再寂寞,而且还能够获得视觉上和情感上的文化享受和收获。
因此,笔者希望地铁管理方尽快完善地铁美术作品的解读工作,让每天川流不息的人们从中体味到地铁文化的内涵,感受到地铁里的文明气息,尤其是从地铁“博物馆”中领略到老北京的一些人文特色和时代记忆。
新闻推荐
大病保障患上“关系依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