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肉贴膘”补回营养群众吃瓜“咬住”秋天
我国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而这个进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以肉贴膘”。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贴秋膘前先调理肠胃“啃秋”别多吃冰西瓜
营养专家提醒说,经过苦夏的煎熬,人们的脾胃普遍较弱,所以不可大补,如果盲目大量、过量进补,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很可能无法承受,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食后饱胀、腹胀腹痛等问题。“一夏无病三分虚”,李艳玲认为,贴秋膘之前,最好把脾胃调理到位,可多食用润肺、生津、利湿、健脾的食品,如莲藕、薏苡仁、红小豆等,也可煮成粥喝。
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的热量过低,则易导致肥胖。在立秋后的饮食中,人们应科学地选择适宜秋季吃的蔬菜,如豆芽、菠菜、胡萝卜、芹菜、小白菜、莴笋等,这些都是营养丰富又不容易发胖的蔬菜。
另外,立秋过后,西瓜渐渐归属于反季节水果,“啃
秋”就不能再像夏季那样多吃冰西瓜了。而大家一般“啃秋”都是啃瓜瓤,其实,继续往下的部分更有养生功效。西瓜皮又称“瓜衣”,共分三层:分别为“青衣”、“翠衣”、“白衣”。这其中的“翠衣”这一层,属于瓜皮中的“瓜肉”部分。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所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把西瓜皮已经叫做“西瓜翠衣”了。如果夏天感到头昏、睡不醒、周身乏力、吃什么都没味道,舌苔上还有一层厚厚的黄苔,吃些“西瓜翠衣”是最好不过了。
总而言之,无论是“贴秋膘”还是“啃秋”,都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否则不但起不到保健的作用反而有害健康。
三类人进补需讲技巧老人孩子应注重消食
“贴秋膘”最早在北方,这与北方的气候有关。而江南立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比较重。这时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这时“贴秋膘”,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反而更容易诱发感冒、便秘、发热,所以在早秋进补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然而,有三类人“贴秋膘”时必须特别注意食材的选择和“贴秋膘”的技巧。
首先是脾虚患者。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其次是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适量摄入苦瓜、黄瓜、冬瓜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立秋虽至,暑气难消,往往到9月下旬才会凉快下来。立秋
时节,民间素有“贴秋
膘”、“啃秋”的习俗。对
于这些习俗,也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照着做。
此外,还有老年人和儿童。由于老人孩子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等消食、健脾的食物。
缓解秋乏要养阴润燥多吃滋阴食物多喝水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立秋过后,不少人就提不起精神来。从中医角度解释,秋乏是人体内阴阳失衡的表现。缓解秋乏主要是养阴润燥,适当吃些滋阴的食物,多喝水。
从气候上来说,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百合银耳莲子汤则是一款平价的保健食品,不仅老少皆宜,而且制作简单。用银耳、莲子与百合一起炖煮,银耳的营养成分丰富,美容养颜,百合和莲子则是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
对于经常干咳的人来说,雪梨和百合的搭配要更合适,将二者一起加水熬制,能够清热润燥。另外,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据法制晚报
新闻推荐
女孩被改高考志愿嫌疑人竟说这么做都是为她好7月12日晚上8时许,和所有高考生一样,小兰(化名)上网查询被录取的情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