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林克
“自从去年村里驻进了扶贫工作队,汪田村模样大改变:挖了塘,通了路,学校修得亮堂堂。来了个朱书记和我们村民心贴着心,他千方百计谋出路,带领我们大家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汪田村群众的一席话,是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汪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朱伍保的无限信任。
现任市林业局副调研员的朱伍保,2017年4月被党组织选派到无为昆山镇汪田村担任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一直在政府林业部门机关工作的朱伍保初来汪田村人生地不熟,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扶贫工作的行家里手,一切还得从头开始。
朱伍保甘当“小学生”,学习扶贫相关政策及业务知识,虚心向扶贫战线人员学习,向基层干部群众请教,把加强自身学习贯穿到农村扶贫工作的始终。工作中,他放下“官”架子,把群众当亲人,把贫困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使扶贫工作队和村上两委干部真正融入到群众中,成为群众和贫困户的“贴心人”。自2017年4月进驻汪田村以来,朱伍保走访农户1700余次,通过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和访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找准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
要想贫困村发展,必须要有长远规划和打算。朱伍保根据汪田村实际情况,制定了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和目标,坚持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为核心,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为主要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对贫困人员因户施策,精准帮扶,不断提升扶贫工作效率。经过调研,朱伍保认为办一个村集体合作社是一个可行的选择,这样既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又能带动贫困户居家就业脱贫致富。他争取了发展林下种植项目资金20万元,成立了汪田魔竽种植合作社。选好了地点整地30亩,实施科学管理。带动6户贫困户居家就业,年增收可达2000元以上。
(下转3版)
新闻推荐
@北京青年报8月14日消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微信公众号14日发布消息透露,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