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羽雪
自幼喜爱蝉,夏日金蝉枝头高歌,其声清脆撩人,童年在夏日蝉鸣里欢愉而开怀。儿时对蝉留下美好记忆,我的藏品中,注定少不了蝉。
那天我在家里赏古玩,突然有藏友来访。我泡了一壶新茶招待他,入座后我们便攀谈起来。聊天时我无意中发现,他腰带上挂着一个佩件,仔细看去,正是玉蝉形象,那玉蝉包浆圆润,刀法简洁,很是传神。因对蝉的喜爱,我打起了那玉蝉的主意。我试探性地提出高价购买,谁知那人和我一样,也十分喜欢玉蝉,我的话刚一出口,他便委婉拒绝了。但我仍没放弃,又提出用藏品清代鼻烟壶进行交换,可对方还是不动心。还好,我颇有几件藏品,又曾经听说这位藏友比较喜欢老虎形制的东西,我正好收藏一件宋代虎枕。于是,我将这个虎枕拿了出来给他观赏,问问是否可以交换玉蝉。我刚把这个想法说出来,那人便微笑着点了点头。我喜出望外,终于如愿以偿,收藏到我期盼已久的玉蝉。
我拿出玉蝉,在家里细细把玩。这玉蝉系明代玉蝉,长4.9厘米,宽2.9厘米,高2.8厘米。玉青白色,光洁明亮,沁色自然均匀,刀法简洁,形象逼真传神。我常一遍又一遍品味赏玩,看着看着就走进古代蝉文化里。
蝉最早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中就出现了,玉蝉说起来在我国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大体分三种:一种为佩蝉,即专门佩带在身上,作装饰和避邪之用。另一种为冠蝉,是作为饰物缀于帽子上的。还有一种称为含蝉,一种专门放置于死者口中的随葬品。说起玉蝉雕刻,两汉玉蝉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上佳。蝉身雕成菱形,形象简明概括,头、翼、腹用粗阴线刻划,蝉背部双翼左右对称,如肺叶状。玉蝉造型规整,刀法简洁,刀刀见锋,廖廖几刀,神韵尽出,故有“汉八刀”之称。汉代玉蝉除白玉蝉、青玉蝉,还有黄玉蝉和墨玉蝉。清代玉蝉有圆身蝉和片状蝉,采用写真手法,用料讲究,纹饰分布稀疏明朗,线条多用阳纹线来雕刻。
在中国玉蝉文化中,古人不仅推崇美玉,而且对蝉情有独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首先蝉能脱壳再生,是生命延续不断的象征。蝉初冬入土,来年夏季幼虫从土中钻出,羽化成蝉,栖于丛林树干之上,古人死后口中含蝉,多少寄托希望像蝉那样能够再生的愿望。其次蝉不食人间烟火,古人曰“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人们佩戴玉蝉,则意在表现佩者廉洁脱俗、高雅清逸和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再者,蝉还是一种候虫,每年到庄稼蓬勃生长和成熟之时,必鼓翅长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有南方“蝉鸣稻”七月熟的记载,汉代亦有“蝉鸣黍”的记述,可见蝉还寓意农业丰收。另外今人佩玉蝉于腰间,称“腰缠万贯”,悬于颈上曰“一鸣惊人”,多有企盼吉祥富贵、带来好运之意,这大概是现代文明对玉蝉的最高褒奖。
夏又至,赏玩玉蝉,捧出一片惬意心境,还像吹来一阵凉风。
新闻推荐
核心提示房屋买卖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不少人买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自己和家人的户口迁入新房。但在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