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或许不少家庭都会上演这样的“大战”:孩子像脱缰的野马,没日没夜对着电脑上网,看不惯的父母把家里的网络断了,试图没收手机,但仍无济于事。在这场大人与小孩关于网络的对峙中,互不理解的双方最终闹得很不愉快。究竟如何引导孩子健康上网,一些家长对此感到困惑和焦虑。近日,有媒体发起《暑期让孩子科学上网,你有把握吗?》的热点讨论,66.3%的家长表示没把握。
【游戏暑假】
阻止孩子玩游戏马上变脸
今年暑假,来自江苏无锡的王女士给13岁的儿子报了培训班。为了方便联络,她给儿子配了手机。很快,王女士发现孩子不上课、不写作业的时候,基本手机不离手,孩子和同学有个游戏交流群,后来被老师发现群名悄悄改为“学术交流群”。“每次他玩久了,我一阻止马上变脸,过几个小时才能风平浪静。”其实每到假期,和王女士有相同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近日,有媒体发起《暑期让孩子科学上网,你有把握吗?》的热点讨论,66.3%的家长表示没把握。有把握者认为,平时已和孩子约定好上网时间,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强,加上玩游戏的时候家长在身边,所以很放心。还有人表示,有赖于现在很多游戏推出的防沉迷系统,小朋友玩几个小时就会被迫下线。据记者了解,在文化部的指导下,国内多家游戏厂商也推出了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对孩子上网时间有一定的控制。而另一方,超过六成的家长表示,对暑假让孩子科学上网毫无信心。有家长留言,“完全没把握,暑假就孩子一个人在家,家长不可能时时陪伴,估计一天到晚,孩子就泡在网上了。”由此带来的明显变化是,不少家长反映每到暑假孩子的近视度数不断上涨。福建泉州某小学老师阿文告诉记者,自己教的三年级一个班54人,将近一半人手一部手机。这两天询问班上的学生暑假安排,有人过得很充实,有人一天到晚就捧着手机,作业也不写了。“仔细想想,家长管不住孩子上网,其实挺可怕的,但在放假期间,老师也没有办法了。”阿文说。
【不良信息】
网络上的软色情信息让家长担忧
记者注意到,除了担心孩子沉迷游戏,一些家长对孩子上网的忧虑也来自网络上充斥着的各种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在上述发起的投票讨论中,有受访者称,看到有文章曝光网络软色情正在包围未成年人,而暑假期间又不能一整天都盯着孩子,令人担忧!不久前,有媒体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报告》。报告对100款App进行测评后发现,软色情、暴力元素在部分App中普遍存在,轻易就能搜出和小学生有关的色情图片,如未成年人接吻图集等。此外,八成应用没有对未成年人设限。绝大多数App的家长同意机制形同虚设,未成年人毫不费力就能获得新的身份,进入原本“少儿不宜”的虚拟天地。重庆大学青少年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曾润喜告诉记者,00后和10后是与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一代,青少年上网本身无可厚非。但是长时间上网,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时间,会发生浅阅读行为,也可能影响视力。如果玩不良游戏或者看不良网站,更会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危害。
【近视问题】
每天2小时接触自然光线,有效避免近视
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暑假担心小孩近视的问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副主任医师王建勋告诉记者,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如果暑期不能正确用眼,无节制地接触电子产品,那在经历了一个暑假后就容易加入“近视眼大军”。王建勋表示,2岁以下的孩子尽量避免接触电子产品,2—6岁的孩子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6岁以上的孩子单次不宜超过3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2小时。他建议,家长可以先了解孩子目前的屈光状态,带他们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如果孩子的屈光状态只剩下很少的生理性远视,那么容易引起近视。此外家长还应督促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科学研究证实,对于东亚地区近视高发国家的人群,每天2小时接触自然光线,能够有效地避免近视发生。王建勋补充道,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阅读,在阅读时间超过45分钟后应站起来进行眺目远望,切忌侧着或者躺着看书。
【如何科学上网】
多沟通,约定上网时间
伴随互联网成长的00后和10后被称为“数字原住民”,对网络有着亲近感,一味地阻止孩子上网,似乎不太现实。曾润喜表示,最大的难点在于家长孩子难以形成共识。家长认为孩子上网是不好的事情,孩子则坚持不让上网是家长在粗暴干涉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矛盾一直存在。网络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在从事信息安全研究的赵锐看来,网络对于教育的意义大于风险。只是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人们对网络风险的识别能力,这让很多家长和小孩无所适从。赵锐也是一名家长,女儿正读二年级。暑假他和女儿约定,每天健身、完成作业,可在午休后玩半小时iP ad。玩的时候必须设置闹钟按时停止,如果严格执行计划有奖励,否则就要接受处罚。记者注意到,不少人家长表示,暑假不上网,也没有好的替代方案,孩子没什么好玩的去处,且出去玩感觉更危险。对此赵锐想出的办法是,特地买了女儿喜欢的仓鼠和鱼,让她平时空下来照顾小动物,并引导孩子观察写有关小动物的文章和诗词。赵锐告诉记者,孩子没有辨别网上信息的能力,就容易遭到恶意网友侵扰,等她有了辨别能力就可以放手了。曾润喜建议,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让孩子有节制地上网。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带好头给孩子作出好的示范,不能整天沉浸网络或者打牌。(李玲)
新闻推荐
付秀宏一代建筑宗师张开济,是一个非常幽默的男人,常常是拎着自己来“开涮”。张开济已是耄耋之年,思维异常敏捷。有一次,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