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蓄意犯罪污染政风

来源:钦州日报 2018-08-08 01:22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 高敬 叶前

6日,针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造假问题,生态环境部联合山西省政府对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此前,司法机关已对涉案者依法做出了判决。

临汾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蓄意犯罪。出现监测数据造假的案件,地方政府工作明显失察,存在履职不力、对环保高压线不敏感、不警醒问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环保高压之下,要求的是整治措施的高标准、严执行。然而,今年以来,不少地方屡屡曝出在“监测数据上搞整改”。有的地方靠设置机器增氧、给采样器“戴口罩”,玩“临时达标”;有的地方不查处问题,反赖群众举报不实;有的地方认为环保督查一阵风,风头过了再开工……

凡此种种,让原本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打了折扣,甚至根本得不到落实。这背后暴露出的是一些地方和单位没有真正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片面追求政绩,不在污染防治上下功夫,却在监测数据上动手脚,弄虚作假,严重违背中央要求,触犯法律红线。其后果是掩盖问题、误导政府决策、干扰污染治理工作。

环保造假,掩盖环境污染的同时,还制造了另一种“污染”:政府公信力之“霾”。一个地方或部门,如果从靠造假应付上级检查中尝到了甜头,久而久之,难免会让这种恶劣的风气弥漫到其他领域,甚至会影响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政治生态。

没有铁腕治污的决心,就难有环境治理的进步。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环保执法不但要敢于亮剑,更要敢于“手起刀落”,让造假者付出惨痛的代价,同时强化“终身追责”,让环保高压线永远带电。面对环保约谈,地方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应勇于担责、闻过则喜,把压力化为动力,积极行动、努力整改,推动环境治理取得突出成效,守护好一方绿水青山。(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新闻推荐

“贫困县败家”提醒健全日常监督机制

□李英锋今年2月28日,湖南省委第四巡视组进驻汝城县开展巡视。7月27日,记者从十一届湖南省委第三轮巡视反馈情况中看...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 漫 画2018-08-07 00:00
评论:(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蓄意犯罪污染政风)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