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略,1898年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农民家庭。 1916年参加湘军,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武昌城等战斗中立有战功。同年底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 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7月,黄公略同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十三师四团党代表,后任红五军第二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红五军主力开赴井冈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1929年9月任红五军副军长,参与制定和指挥红五军作战行动,扩大了湘鄂赣苏区。
1930年1月,黄公略调任红六军军长,率部在赣西南地区艰苦作战,发展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大块的革命根据地。 7月任红一军团第三军军长。 8月,在奇袭湖南浏阳文家市的战斗中,指挥红三军歼灭国民党军三个团又一个营,取得红一军团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捷。当时,黄公略以其出色的军事才华和对革命的赤胆忠心,在苏区军民中享有崇高威信,与朱德、毛泽东、彭德怀并称为“朱、毛、彭、黄”。
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坚决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挥红三军英勇作战,屡建战功。 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3岁。为纪念黄公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在中央苏区设置公略县,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 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方便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费,近日,滨海区人力资源部在全市率先实施了“互联网+社保”模式,真正实现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