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勇黎青作
近日,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一位前员工在自媒体发文称,美年大健康大量使用无资质医生,还存在癌症漏检的情况。对此,美年大健康回应称遭遇黑公关。7月31日,“假医生门”事件中所涉及的“美年富海门诊部”所在辖区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称,在对举报涉及的三位医生陈某、卢某、鲁某进行询问和现场调取体检报告后,医生陈某表示部分患者报告非其本人审核,该机构涉嫌违规出具报告。(8月1日《现代快报》)
美年大健康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存在使用无资质的“假医生”现象。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整个体检行业之乱。事实上,体检行业之乱远不止体检机构使用没有资质的“假医生”问题,还有一些体检机构表面上宣传“薄利多销”,实际上是“等鱼咬钩”;把小问题夸大,让体检者做进一步更细致的检查或治疗,以达到牟利的目的……近年来,不少体检机构“专业值”偏低、“忽悠值”偏高的问题时常被曝光。
造成这种局面,归根结底是在健康体检市场超过1500亿元庞大规模的新形势下,法律法规没有跟上体检行业发展步伐,导致职能部门对体检机构缺乏有效监管。现行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是在2009年出台的,体检机构准入门槛等规定已经明显落后于当前健康体检行业的发展趋势。而且,监管部门一直没有出台配套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目录与实施细则及流程等管理规范制度,使得健康体检项目基本由各个体检机构确定,完全是在看体检机构的良心。
要促进体检行业健康发展,守护国人健康,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必须对症下药。监管部门应当以体检机构使用“假医生”事件为契机,完善法律法规,完善体检行业的监管机制,打一场“运动战”,对全国各地的体检机构做一次“全身检查”。
新闻推荐
9岁的小茜活泼可爱,唯一不足的是走路有明显内八倾向,影响美观。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上肢及小儿骨科,小茜的家人找到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