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似是而非”的《寻隐者不遇》

来源:安庆晚报 2018-07-31 09:35   https://www.yybnet.net/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又称《访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779—843)的五言绝句。全诗遣词拾韵字字清丽、句句笔简,通俗中蕴涵真情,白描中构勒风骨,是一首言简意丰的佳作。

贾岛,字阆仙,自号“碣石山人”,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人。他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孟郊人称“诗囚”,他则被称为“诗奴”。其诗刻意求工、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见凄寒、苦情之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谓“苦吟诗人”。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贾岛因诗句“僧敲(推)月下门”(《题李凝幽居》)的故事,成就了“推敲”的中华典故。《寻隐者不遇》,足可窥见诗人锤字炼句、谋篇布局的煞费苦心。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在场”情形——

诗人来到山中,欲寻隐者,在“松下”遇见了隐者的“童子”,便“问”:“你师父在吗?”

童子“言”语道:“‘师\’父‘采药去\’了。”

诗人再问:“你师父在哪里采药呀?”

童子说:“师父‘只\’说‘在此山中\’。”

诗人又问:“那师父会在山中什么地方呢?”

童子指着大山,摇摇头说:“山中‘云深\’,实在‘不知\’师父在何‘处\’。”

明明有六句问答的叙事文量,贾岛以寓问于答的手法,以答句包赅问句,简约成了20个字,完美地开拓了诗的场景所在、人物关系、自然风物和它们在诗人情感下网络的存在与意境。而诗本身,还含有更多的信息,数来起码有三:一是,诗人与童子一问跟着二问、二问追着三问的生动情形,洇透了他要见隐者的迫切心情和与之难能的厚意,为诗歌的抒情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二是,用“言师采药处”之句,清晰地表明了隐者“采药”的主体生活方式,留下阔大的关于人物的想象空间;三是,写人带景,通常的文本多在以景写人、以景抒情,此诗却在塑造三个人物形象中将青松、大山、白云以及它们代表的生机盎然、高大挺拨、深邃杳霭的可能性象征一一呈现。

列宁说:笔尖写下的,斧头也砍不掉。贾岛属于典型的与文字较量的诗人,因此在阅读他的诗句要精心于每一个字,只有这样方能合拍诗人的文学真实与追求。

如果用人性的或关于人性的钥匙来开启《寻隐者不遇》,它又会有什么样的光芒呢?

先来读题,“寻隐者不遇”中传达了如此三个信息:其一,“寻而未寻”。诗人是来寻访隐者的,却在童子三个回答中,自知“无法寻访”的原因,故而未寻;其二,是“隐者似隐”。贾岛曾为僧,即为另一种隐者,自然知道隐者的格调,但他又为何来寻呢?寻谁呢?诗中不仅难以觅踪,而且透露了隐者“采药”的生活,“采药”为己,还是济世?若是后者,何隐之有?其三,“不遇而遇”。应该早创于此诗之前的《寻西山隐者不遇》(唐·丘为)一诗,是“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的真不遇,而此诗尽管诗人不遇隐者,却遇到了童子,自然对隐者之寻有了一些收获。由此可推,全诗尽在精准地在解读诗题,以进一步抵达诗的目的。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在《唐诗直解》中对《寻隐者不遇》给了四个字解读:“愈近愈杳”,接近这个目的。

因此,《寻隐者不遇》传递的人性之光,即:世道之中,人与事,以及萌生的情感,往往存在一种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或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似是而非”。对于“似是而非”,我们需要“寻找”、需要“遇见”、需要“真相”。

新闻推荐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遭垃圾困扰 高峰期一天清出12吨垃圾

茶卡盐湖的遍地垃圾中绝大多数都是一次性鞋套。北京青年报图北京青年报7月31日消息,近日,网红景点“天空之镜”青海茶卡盐...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似是而非”的《寻隐者不遇》)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