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7月10日电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10日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首次跻身最具创新力经济体20强,排名第17位。
报告显示,与2017年相比,中国从第22位连进5名,保持稳步提升势头。瑞士、荷兰和瑞典继续位列前三,英国上升1位、排名第4位,美国则从第4位滑落到第6位。
在核心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虽然美国仍排名首位,但在研究人员、专利和科技出版物数量等方面位列第二,居中国之后。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说,中国的快速提升反映出其领导层设定的战略方向,即发展世界级创新能力并使经济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这些产业更依赖创新来保持竞争力。他认为,这标志着创新多极化的到来。
报告还评价了各经济体将教育投资和研发支出转化为高质量创新成果的能力,其中瑞士、卢森堡和中国位列前三。
报告更新的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日本的东京-横滨地区和中国的深圳-香港地区分列前两位。而美国的创新热点地区数量最多,共26个。
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对全球126个经济体的创新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评估指标包括知识产权申请、移动应用创新、教育支出和科技出版物等80项。
■新闻资料
什么是“全球创新指数”?
全球创新指数自2007年起每年发布一次,根据80项指标对近130个经济体进行排名,这一详细的量化工具有助于全球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激励创新活动,以此推动经济增长和人类发展。
在连续多年发布的报告中,发达经济体一直占据其中的主导地位。中国在2016年首次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25名,2017年,中国的这一排名从第25位上升至第22位。
在全球创新指数评估中,“创新质量”是一个顶层指标,审查的是高校水平、科学出版物和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在“创新质量”的排名中已经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领头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已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的第二大来源国,仅排在美国之后。
新闻推荐
7月11日,在福州市仓山区金山大道,行人撑伞在风雨中前行。新华社图新华网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11日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针对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