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河北杨玉龙
想看病却不知道哪家医院好,去网上搜索咨询,遇到热情的线上医护人员,不仅嘘寒问暖,还积极推荐专业医院,协助挂号就医。你以为遇到了热心人,却不知掉入了网络医托精心布置的陷阱。记者调查发现,近来,一些网络医托潜滋暗长,有些甚至“升级”为集团化运作,让患者陷入就医骗局。(据新华社7月10日报道)
面对网络医托手段的升级换代,相关部门对其打击不能落伍,还须综合发力。
其一,须形成监管合力。唯有强化对网络医托的监管与打击,才能铲除其生存土壤。因此,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网信部门、通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既要形成监管合力,又应形成严打组合拳,对网络上出现的医托,线上线下一锅端。
其二,须净化网络空间。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须对“代挂号”网站加强规范,及时研判整理互联网“号贩子”和“网络医托”有害信息链接、关键词,依法对违法违规网站进行处置;另一方面,也应该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消费警示,让消费者掌握识别医托的技能,从而有效规避互联网有害医疗信息造成的干扰和伤害。
其三,正规医院也应发力。实际上,网络医托不但侵犯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对于正规医院而言,也应适应网络新形势,比如,加强官网和官微的建设,既方便患者挂号,而且也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做好警示,使广大患者远离“医托”骗局。
实际上,借助互联网兴风作浪的“医托”并非有多强大,缺的只是精准监管与精准打击。网络医托的所作所为,破坏了正常医疗秩序,相关部门该行动起来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丹)近段时间以来,兴阳投资集团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思考新观念、树立新思想、探索新举措、作出新作为、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