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珠海讯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日前从广东省珠海市老年人康养服务中心获悉,珠海侨乡斗门推出新型养老模式,打造“城市人退休后寄养农家”服务。
珠海市斗门区大托村任才艺家门口挂着“住娘家康养服务中心”的标牌,她告诉记者,自己2016年曾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做陪护,服侍的贾飞患肺心病。老人很心痛住院的高昂费用,任才艺聊天时得知他非常向往乡下的田园生活,于是问老人愿不愿意跟随她到乡下去居住。老人连声称愿意,于是寄养在她家生活了一年多。
贾飞现年66岁,他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乡下空气新鲜,环境宜人,不象居住在城里那么逼仄,任才艺家门前还有一方池塘,“清晨醒来听见鸟鸣,晚上可以赏星月,每天都能吃到农家新鲜的蔬菜,住在这里很舒适。 ”
无独有偶。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徐慕社区杨家村一幢农家小楼门前,一块“养老示范户”的标牌特别醒目。这户人家的主人叫童道云,在城里做保姆,是村里第一个把城里老人接来自家养老的,这位老人已经跟随她生活了4年。在南京,这种 “城市老人寄养农家”的养老模式很受欢迎,风光秀丽的杨家村俨然已成“养老村”。
专家认为,让乡下来的保姆带着雇主家的老人回乡,既满足了老年人乡村生活的愿望,又减轻了保姆离乡背井、外出打工的生存压力,这是一种崭新的养老模式,在保证养老管理质量的前提下,值得尝试和推广。 (何伟奇)
新闻推荐
张晋藩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依据自己的国情,发展出不同的监察制度体系。在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