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先生因在北京西站南广场地下停车将近56个小时,交了一千多元的停车费而感到不解。专家表示,交通枢纽停车场应该考虑到乘客的切身需要,设置长时停车位和“封顶价格”都是相对合理的选择。
停车56个小时,一千多元的停车费,这种收费价格的确有点高。而据经营方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停车收1000多元还不算最多的,还有交3000多元、8000多元的车主。上述收费,虽然遵循了北京市发改委“停车场可以实行市场调节价”相关规定,但如此没有“封顶价格”的高不可攀,也令人难以承受,尤其是对于差钱的车主。
尽管上述不设“封顶价格”并不违背相关规定,但是作为重要交通枢纽之地的停车场,也应该摒弃如此收费的经营理念。据报道,与北京西站南广场地下停车场的做法相反,一些停车场就设置了“封顶价”。
其实,设置“封顶价”不单单是“让利于客户”,更深层次来讲,未尝不是在助推城市良好形象的树立。其中道理不难理解,如果每家停车场都奉行不设“封顶价格”的理念,增加的是用户的停车成本;但是,一旦连停车场收费都高不可攀,谁还愿意来这样的城市“挨宰”。
总之,一些停车场尽管有自主定价权,但是在价格设置时也须考虑到一些客观因素。一些长时停车位和“封顶价格”,迎合了部分特殊人群的需求,就应当考虑进去。即便消费者不差钱,对于停车场运营方也应该懂得“让利于民”的理念与意义。因此,把合法合规的事情办得“更合理”,才能贴近人心,才不会落得“宰客”之嫌。□杨玉龙
新闻推荐
广东省佛山市政府9日宣布,佛山市创新自主开发出“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开启全年全天不打烊商事登记模式。佛山市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