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南迁至湖南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并在11月1日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的校庆日。之后长沙遭日军轰炸,为了保全文化血脉,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兵分三路,水陆兼进前往昆明。1938年4月,三校师生终于到达昆明。这段艰苦卓绝的长途迁徙,在中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后人将其称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1938年4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由此诞生。
当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西南联大受校长梅贻琦之邀为学校设计校舍时,全校只有图书馆的屋顶可以用青瓦,教室、实验室可以用铁皮,其它的建筑原材料只能是茅草。那时日军常常对昆明狂轰滥炸,每次警报响起,大家都往大土坑里跑。联大教授程寅恪专门写过一副对联调侃:“见机而作,入土为安”。物理系教授吴大猷为给病妻治病,曾化装成乞丐,到菜市场拾剩骨头为妻子熬汤,物理系教授赵忠尧,每一次讲课回来便在家里制作肥皂,补贴家用。闻一多的谋生方式是刻图章、种蔬菜。费孝通的女儿是在凌晨寒风中出生的,那一夜日寇飞机埋葬了他所有的家产,身无分文的他,用唯一的西装裹着孩子,从不同的农民家里乞来一件件小破衣褂。数学大师华罗庚的屋子被炸后,只能住进了牛棚。牛住在下头,华罗庚一家六口住在上头。每天很早,华罗庚拖着瘸腿,步行十几里路去联大上课,晚上,又伏案于牛棚潜心研究学术。梅贻琦变卖家产,夫人韩咏华自制糕点并取名“定胜糕”,跨蓝沿街叫卖,路远舍不得穿袜子磨破了脚。学生们把混着沙石、粳壳子、耗子屎的饭称为“八宝饭”…… 图书馆座位有限,每天开门前一两个小时,大门口就挤满了莘莘学子。开门没一会儿,所有的长凳都会挤满。图书馆的书有限,学生们只能传抄,课本也是手抄本。
然而,这样的艰苦,没能折损西南联大的骨气,师生们践行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文化不灭,国就不亡!就是在一幢幢茅草铺满地的校园,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情怀被刻画,他们没有一个人被这样的日子打败。无论是做学问的热情,还是做人的坚毅品格,都在联大的校园里展现。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位,还有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冯友兰、周培源、钱穆、马约翰、钱钟书、沈从文、朱自清、陈省身、朱光亚、钱伟长、朱光潜、金岳霖……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大师,体现着中国文人的风骨。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很短,只有8年零11个月。但西南联大,绝对可以称得上中国高校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1924年,泰戈尔访问清华时的演讲中说到:“你们有什么是可以从自己民族里拿出来,送给这个世纪的礼物?”从北京的清华到昆明的联大,我们看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繁盛,看到了泰戈尔口中“送给这个这个世纪的礼物”。一个大学,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独立自由的精神,以及这些精神对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滋养。
硝烟弥漫的年代渐行渐远,我们怀念西南联大,到底是怀念什么?我们怀念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爱国精神,怀念自由独立的学术精神,怀念所有人刻苦治学从未放弃的坚韧意志。西南联大距今70多年过去了,但“刚毅坚卓”的校训却没有被人忘记,爱国精神,大师精神、文人风貌、学术思想依旧留于这片中华大地上。今天,我们创建双一流大学,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大学精神需传承。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青年有梦想有责任,国家才有希望。青年,自当心有家国,胸怀天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相信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能勇担责任、不负时代,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余嘉熙通讯员王佳宁)连日来,一张郑州消防员刘祥团在火灾处置现场将一个燃烧的煤气罐拖出火场的照片,在网络上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