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招聘“假公平、真偏见”,女性陪笔试、陪面试、陪实习,最后却为他人做嫁衣的现象时有发生。彭一是江西省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今年年初,她在浙江一家地方电视台面试后不久便接到实习通知,3个月实习期过后,硕果颇丰的她却未被录用。“我尽心尽力,最后录取的却是两个男生。”(6月27日《半月谈》)
笔者在某师范院校文学院工作,学生男女比例达到了1:9。在和应届毕业生交流的过程中,性别歧视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在众人眼中并不怎么起眼的男生,也可以轻松地找到好工作;大家公认优秀的女生,找到好工作则要曲折艰难得多。性别歧视尽管会穿上五花八门的“隐身衣”,女性在就业市场机会公平的缺失则是不变的“价值底色”。
每一次,当用人单位表示要招聘男生的时候,我都会争取一下,“优秀女生可以考虑吗?”不少用人单位的招聘负责人表示,“建筑行业不适合女性”“出差多怕女孩子吃不消”。这种性别歧视打着“保护女生”的旗号,先入为主地认为女生不适合从事什么职业,通过限制、约束求职者的权利来进行过度保护;求职者被区隔、被排斥于那些被认为对她们有害的环境,从而失去了机会公平。
一些用人单位热衷招聘男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生育成本的考虑。女性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工作;一旦女员工“扎堆怀孕”,甚至会让整个单位的正常运行陷入困境。在工具理性的浸润下,一些用人单位喜欢招聘男生,乃至出现了“女硕士竞争不过男本科”,让一些女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与相对剥夺感。生育成本社会化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加剧了性别歧视。
正如巴菲特所言,“宏观环境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消除性别歧视说到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指望用人单位重塑与更新观念难以一蹴而就。只有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历经磨炼、变得更加强大,女生才能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事实上,即使“没有背景只有背影”,女生只要足够优秀,依然可以找到好工作。
对于女性求职者而言,接受你所无法改变的,努力去提升自己、努力去把握每一次机会,远比抱怨性别歧视更有用。说到底,那些任性乱歧视的企业会在市场中受到惩罚,那些真正的人才会在市场中得到应有的激励与回报。杨朝清
新闻推荐
“构建全球生物安全命运共同体: 制定生物科学家行为准则”国际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新华社天津6月27日电6月25日至27日,“构建全球生物安全命运共同体:制定生物科学家行为准则”国际研讨会在天津举行。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