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斜风细雨不须归

来源:鲁中晨刊 2018-06-27 21:49   https://www.yybnet.net/

《吕氏春秋》记载了“成汤祈雨”的故事:商朝建国之后,连续多年大旱无雨,于是成汤反思己过、诚恳地向上天祈祷:“是不是我没有处理好政事?是不是我过分使用了百姓?是不是我的宫室过于奢华?是不是我没有管理任用好官吏?……”话还没有说完,天上就下起了大雨,解除了大旱。“雨”字,也蕴含着故事。

雨,从字形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雨的大小、节奏,甚至能“听”到落雨时淅淅沥沥的声音。《说文解字》中说:“雨,水从云下也。一象天,冂象云,水霝其间也。”雨字上方的一横,有人认为是天,有人认为是云,两种观点都意在表现雨水的由来,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知。

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雨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雨润农田,是庄稼生长的最基本条件,风调雨顺,才有国泰民安。古人对雨有太多特殊的感情,二十四节气中就有“雨水”和“谷雨”两个节气跟雨有关。“久旱逢甘霖”更被列为人生四喜之首,因为干旱缺雨意味着没有果腹之食,连活命都成问题,哪还会有“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因此,人们常由衷地为好雨而歌唱——— “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榖我士女”,“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中更是处处听到雨声:朝雨、夜雨、微雨、烟雨、芭蕉雨、梧桐雨、杏花雨……无论是江南才子还是赤脚渔樵,都曾借雨抒情达意,人们对雨的喜爱和赞美真是到了极致。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雨水滋润着大地,也滋润着人心,由此引申出润泽、教化之意。汉代刘向《说苑·贵德》中说:“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师长的谆谆教导就像适合草木生长的和风好雨一样,深入人心、滋润心田。现在,人们常用“春风化雨”一词来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人们爱雨,因此在生活中又赋予雨一些有趣的含义。有一句俗语叫“旧雨新知”,“旧雨”指老朋友,“新知”指新朋友,来源于杜甫一段辛酸的经历。他曾在《秋述》一文中写道:“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写此文时,杜甫贫病交加,已困居长安多年。秋雨绵绵,那些曾经在他风光之时巴结他的“朋友”再也不登门了,以至于门可罗雀。这时,一位姓魏的老朋友冒雨来访,让他很感动,便就眼前气象以雨喻人,抒发旧友仍来、新友绝迹的感慨。后来,“新雨”、“旧雨”便成了新老朋友的代称,例如“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故人何许?浑忘了江南旧雨”。《水浒传》中宋江因为平素为人仗义,常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被称为“及时雨”。的确,人生如能得一好友,就如同久旱后逢及时雨一般珍贵,可遇不可求。

雨生百谷,是自然的恩赐。人们爱雨、盼雨、祈雨,不是想要坐享其成、不劳而获,而是即使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依然怀有渴望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新闻推荐

1993 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记

几代梦:辛苦一年成现实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电影事业迅猛发展,一批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张骏祥、徐桑楚、谢晋、白杨、秦怡和吴...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斜风细雨不须归)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