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讯 两个从某药企辞职的年轻人,费尽心思骗了舟山一位78岁的老阿姨116万元。保健品效果不明显,还有专家特供药,吃药钱不够帮你申请专项社保,社保要缴纳保证金,还要疏通点关系……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用这些说辞,哄得老阿姨贷款买药,最后变卖房产还债……骗来的钱,骗子很快挥霍一空。近日,舟山市定海区检察院对潘某、李某二人以诈骗罪依法提起公诉。
“教授”接诊
“专家配方”特效药
陈阿姨今年78岁,患多年关节炎,走路不便。2014年春节,她看到一个治疗关节炎的电视广告,遂打电话咨询。经过“初诊”“分诊”后,一名“张教授”给她开出了几千元的药物。阿姨治病心切,统统买单。后来陈阿姨喝了觉得没效果。 “张教授”电话里告诉陈阿姨疗效没这么快,同时又推荐了“专家配方”的特效药,并鼓励贵在坚持。此后两年间,陈阿姨多次购买该药,共计花费30余万元。药是对方通过“货到付款”方式邮寄给陈阿姨的。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快递员觉得不对劲,将老人大量买药的事告知了陈阿姨的女儿,女儿极力反对,但深陷其中的陈阿姨不听,跟女儿反目。
被骗光钱的老太终于报警
高昂的药费渐渐让陈阿姨觉得有点吃不消,为此“张教授”说,“为了解决困难,我们会给您办理老年人购药补贴卡,以后看病拿药就不用花钱了”,张教授说。很快,“社保部部长”、“银行行长”、“档案部长”等纷纷给陈阿姨打来电话,告诉她符合购药补贴的标准,可为其办理。但需先交“手续费”1万元 ,“这事不交钱就进行不下去了,你前面花的钱就白费了! ”陈阿姨其实也怀疑过,但对方以 “手续办好后就会退还相关费用”及“不交钱这事就不办了”为由,让她欲罢不能。2017年7月底,对方又打来电话要3万多元的手续费。再也拿不出钱的陈阿姨,想了一夜后,终于报警。
潘某和李某很快被抓捕归案。潘某,贵州铜仁人。李某,湖北钟祥人。 2014年起,两人都在天津某药企从事话务员工作,该公司主营业务就是在电视上高价推销风湿骨痛病的药物,只要有消费者打进热线,工作人员就冒充专家、教授对患者进行洗脑,让患者出高价购买低廉的药品。当警方抓获潘某时,骗来的钱已被他耗光。陈阿姨的买药钱多为借款,还有高利贷。为了偿还贷款她又变卖了唯一的住房,目前债务缠身。在被骗的那段时间,女儿想尽办法阻止,但她始终不听劝告…… (钱晚)
新闻推荐
欧阳洛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南昌6月26日电(记者范帆)在江西省永新县芦溪乡南阜村的村口,三棵百年古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