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YMG记者陆启飞)目前市面上治理甲醛的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公司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除了人们常见的活性炭、化学喷剂、光触媒等,利用“一块布”来治理甲醛的新闻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那么这种方式靠不靠谱呢?从产品宣传上看,“甲醛净化布”通过附着在上面的相关试剂,有点类似“催化”的性质,将空气中的甲醛分解,使用起来很方便,只要放到柜子等家具里面就可以了,据称由清华大学专家研发成功,并且有国家专利。
为了进行求证,记者登录国家专利查询网站,确实查到了这一专利,申请单位为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随后又拨打其电话进行了咨询。经过了解发现,该产品为研究院下属孵化企业研发,确实存在。根据工作人员介绍,“甲醛净化布”确实能够催化分解甲醛,不过要根据市民家里甲醛的含量确定使用期限,一般一年需要换一次,甲醛浓度较高的家里则需要半年更换一次。也就是说,这种净化布除掉的是从各种家装材料当中散发到空气中的甲醛,对于装修材料内部的甲醛是无法分解的。
市民要想彻底治理家具内部的甲醛,需要通过光触媒以及生物酶试剂的方法进行。光触媒的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但是其缺点在于需要紫外线的照射,如果市民家里光照条件不太好,治理效果就要打折扣。一些不需要光照的生物酶试剂则避开了这一点,可以在无光照的情况下分解甲醛。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广大市民,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治理甲醛,一定要提前了解好商家的资质。尤其是一些通过试剂治理甲醛的机构,要确保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达到要求,否则就会影响治理效果。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日内瓦6月25日电(记者聂晓阳)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8次会议期间,中国人权研究会25日在日内瓦万国宫举办“新疆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