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作
在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部分农村在厕所改造中出现了“半拉子工程”,黄土地里,白色的厕所蹲坑格外显眼,却既没有围墙,也没有屋顶,被媒体称为“尬厕”。24日,娄烦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回应称,当地组成了专门的整治领导组,限期整改落实到位。(6月24日新浪新闻)
“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农村厕所,在很多人眼里,称得上是一个相当恐怖的存在。先得憋上大大一口气,然后卷起裤腿,捏着鼻子,踮起脚尖,小心翼翼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不仅城里人完全受不了,就连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在外面呆上几年再回去,也没几个受得了的。
中央把“厕所革命”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文明建设的高度部署推进,决心来一场“厕所革命”,告别“房前屋后搭茅房,冬天如厕冻屁股,夏天蝇蚊挥不去,稍不留神掉粪坑”的尴尬,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更是一项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的坚实一步。
可是,偏有地方把国家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厕所的“好经”念歪了。常年只有二十来户的村子,配备八九十个蹲坑真有必要吗?多建毫无必要的蹲坑“不差钱”,建围墙屋顶就没钱了?按照当地官方的说法,修一间厕所3000元,其中围墙屋顶费用只要1000元。也就是说,少建一个不必要的蹲坑,就能修好两间厕所的围墙屋顶。
多建蹲坑,是否涉嫌套取补贴资金不得而知。“尬厕”背后的作风漂浮、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形式主义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农村“厕所革命”的建设模式必须认真思考。要让村民用上安全、保质、卫生的厕所,就应该多让村民参与进来。农村“厕所革命”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及改厕模式,科学设计精心施工,既做到财力能承受,更做到质量可控制,真正让广大村民从“厕所革命”中最大受益。
新闻推荐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25日电今年夏天,新疆喀纳斯景区的旅游旺季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据喀纳斯景区管委会统计,自5月立夏以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