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今天是“6·26”国际禁毒日。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加禁毒”。
100多年前,英国侵略者趁清王朝国力衰弱,乘虚而入,为扭转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使得“烟毒横流祸卷家国”。
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林则徐下令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同时也加速了侵略者侵略中国的步伐。
如今,“虎门销烟”的历史云烟早已散去,但这段百年近代史上的沉重一页却无法信手翻过去。可以说,“虎门销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禁毒大典”,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辉煌灿烂的篇章,人类也将永远铭记这个日子——联合国作出决定,将“6·26”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绝迹了30多年的毒品又卷土重来。据国家禁毒办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禁毒部门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4万起,打掉制贩毒团伙5534个,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6.9万名,缴获各类毒品89.2吨。截至2017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5.3万名,同比增长1.9%。
可以说,有多少完整的家庭被毒品破坏,有多少健康的身体被毒品摧残,有多少美好的青春被毒品吞噬。尤其是近年来,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新型毒品发展较快,青少年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毒品滥用群体,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笔者以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联合起来,共同加强针对青少年的禁毒教育。一是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二是要引导青少年珍惜青春年华,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摒弃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三是积极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对毒品的自我免疫能力;四是大力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青少年参与到禁毒工作中来,让青少年认清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制毒品。
新闻推荐
每年8月,整个南方都被热浪笼罩,高温酷暑,而我国的大东北正是天气凉爽、风景迷人!在此时节,如果来一场大东北说走就走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