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色产业技术下乡“扶出”贫困户好日子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8-06-26 07:04   https://www.yybnet.net/

稿件来源:。

“我这150亩何首乌,今年卖个八、九十万元不成问题。”江西万安县潞田镇东村村民郭洪刚指着自己种植基地告诉记者。

四年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郭洪刚,将信将疑地跟着说要帮大家 “以特色产业技术脱贫”的村干部,到村里的何首乌种植合作社学技术,并加入了合作社。两年后,他不仅成功脱贫,还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当年种的80亩何首乌就卖了35万多元。

以特色产业技术 “授人以渔”,帮扶和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发展产业,使贫困户脱贫长效机制落地见效,是近年来万安县打好精准脱贫战的核心理念。如今在当地像郭洪刚这样在“特色产业技术扶贫”帮扶下脱贫的贫困户越来越多。

万安县百嘉镇慕塘村贫困户匡冬英前年学会果子狸养殖技术后,以产业信贷通资金入股了当地的一家专业养殖合作社,并在养殖基地负责养殖工作。现在除了年终分红,每个月工资就有2700元。“专家带领干部能人学技术,干部能人带领我们学技术、用技术,能人带领我们加入产业发展队伍,我们心里对脱贫有了底气。”匡冬英说,准备明年自己“单干”。

“‘三带领\’技术扶贫工程,解决了贫困户从哪里学技术和如何发展产业两大难题。”万安县委书记李伟平说,因地制宜帮贫困户精准选学特色产业技术,推荐他们加入产业合作社,并依托政府扶贫资金资助和合作社的产销支持共同发展,让更多贫困户拥有了自己的产业,实现从“要我脱贫”到“自主脱贫”的转变。

目前,在万安县精选发展的中药材、柑橘类水果、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种植领域,几乎每个合作社中都有贫困户种植能手。通过深入推进“特色产业技术扶贫”工作,截至2017年底,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 17221户 59725人减少到1131户261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9%。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从“制造”到“智造”,这条路有多远? 解码珠海“智能制造”

从“制造”到“智造”,这条路到底有多远?广东珠海,正在努力给出答案。如今,这座滨海城市的“创新朋友圈”正在不断壮大,一批又...

相关新闻:
时间的背影2018-06-26 06:55
猜你喜欢:
评论:(特色产业技术下乡“扶出”贫困户好日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