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刚刚修好没使用多久的景观带和马路,现在又要扒了重新弄,到底有没有必要?”日前,深圳市南山区后海滨路及中心路景观提升工程开始施工,透水地砖不但要用透水沥青路面代替,绿化带的灌木也要被换成草坪。不少市民包括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对该工程的必要性提出质疑。南山区城管局局长张玉庆表示,该提升工程将暂时停止施工,会对这些意见进行反馈。(6月25日《南方都市报》)
刚修好的景观带和马路又扒了重弄,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从视频即可看出,这条景观带道路整洁、设施完善,绿化也相当不错,根本看不出有啥必要重弄。可是,当地城管部门偏偏要将地砖撬开换成沥青路面,灌木换成草坪,等于是要重新修路了,而且短短百米就需耗费千万元资金,怎不令人心疼,也就难怪会引发市民的集体质疑了。
在市民包括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批评质疑下,南山区城管局暂停了景观带施工,准备根据市民意见进行反馈、讨论。应该说,当地城管部门面对市民批评的态度还是可取的,能够及时将工程停下来,避免了损失扩大化。不过,这只是亡羊补牢罢了,现实造成的损失不可挽回,所谓的“景观提升”也令人费解,无法释疑市民心中的问题,尚需做进一步的解释。
从这件事也可看出,当地在进行景观带改造之前,并未公开征求市民的意见,市民并不知情,对于“景观提升”方案衍生的问题,也没有充分考虑在内,就一意孤行开始施工,以致造成如此大的社会负面影响。显而易见,这样闭门造车的做法,脱离了市民的实际需求,也不符合行政公开原则和程序,应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城市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庞大工程,应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基于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统一规划部署实施,不能太过短视盲目跟风,隔三差五就调整规划、更换风格,最后弄得不伦不类,城市风格难以延续下来,亦给市民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还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现在很多城市都存在规划混乱的局面,道路变成了“拉链路”,几个月修一次,绿化植物一年一换,建筑风格、色调不统一,令人感觉杂乱不堪,缺乏居住氛围。
因此,各地政府应重视城市规划的必要性,不要搞拍脑袋工程,不要热衷形象工程,应尊重市民意见,以人为本规划设计,让城市给市民带来便利和美好。同时,政府应守好“钱袋子”,须知财政资金来之不易,一分一毫都应花在有意义的地方上,要搞好民生工程,不搞形象工程。
新闻推荐
晨报讯记者25日从国家禁毒办获悉,2017年,全国禁毒部门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4万起,打掉制贩毒团伙5534个,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