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昆仑山、三江源、柴达木盆地、青海湖、年保玉则等自然景观资源珍贵而稀缺。每年7月到9月,青海便成了国内最佳旅游胜地之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踏上青藏高原感受非凡的大美。今年4月以来,年保玉则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等景区相继发布禁游令,以保护景区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6月24日《工人日报》)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旅游旺季,不管是景区景点,还是旅行社等旅游从业者,都铆足了劲准备趁着旅游旺季大干一场。但是很多喜欢旅游的游客不难发现,今年的旅游市场和往年相比有些不一样,其中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一些久负盛名的景区景点,纷纷公布“谢客令”,闭门谢客。这些在旅游旺季反其道而行之的景区景点,意欲何为?
看看这些公布“谢客令”的景区,也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可可西里、黄河源头、年保玉则、岗什卡雪山、青海湖鸟岛……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以自然资源闻名于世的景区,其中的可可西里被称之为“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而青海湖则位居“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这些外界加之于它们身上的金字招牌,成了它们吸引游客最好的广告,但同时也带来了盛名之下不堪重负的客观后果。
游客的接踵而至,对这些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带来了极大的生态压力,尤其是部分游客生态环保意识欠缺,文明旅游素质不足,结果或者因为乱扔各种垃圾污染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或者因自驾游、使用无人机拍摄风景、追逐动物等,给当地珍稀野生动物带来极大干扰,甚至影响到它们正常的迁徙和繁殖。正是为了避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避免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生活受到非正常因素的干扰,这些景区纷纷发出“谢客令”,暂时或长期谢绝游客参观游览。
这样做当然会给景区和地方政府带来旅游、财政上的“损失”,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就会给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带来“生态损失”,而这种“生态损失”,在多数情况下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所以说,景区景点的旅游“谢客令”既是警钟,也是契机。说契机,主要是对这些景区的自然环境来说的。游客都盼着放假,然后可以外出旅游放松,而景区景点也同样需要放假,需要休养生息,需要在长时间接待游客,甚至是超负荷“工作”之后恢复“元气”。
而警钟则是敲给景区景点的经营管理者,也是敲给旅游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同时更是敲给广大游客的,因为正是他们生态保护意识的严重欠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首先应该汲取教训的就是广大游客。对于这些景区颁布的“谢客令”,广大游客在给予理解与配合的基础之上,更需要作出自己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旅游文明,反思自己的生态保护意识,如果自己在旅游过程中做好了分内之事,那么这些景区就可以不用关门谢客,或者至少缩短关门谢客的时间和减少关门谢客的概率。
新闻推荐
经湖北全省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荐,省委宣传部组织评审,“荆楚楷模”2018年6月上榜人物名单揭晓,本报今日予以发布。读者朋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