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柜里有一套新疆作家李娟的散文丛书,我爱不释手,每逢闲暇或者心情烦躁的时候,一定会拿出来翻阅,当下立刻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愉悦。李娟笔下的阿勒泰牧场,其实是一个荒凉苦寒的地方,但是在那样寸草不生的地方,一样弥漫着生命的惊喜与欢乐。
书中有一个细节特别让我触动――冬季,李娟随牧民迁徙到冬牧场,住在地窝子里。地窝子就是在地下挖出来的一个狭小空间,里面摆上一张大床,配上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仅此而已。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只要有人来做客,李娟一定会邀请客人坐在床上,然后拿出精美的刺绣桌布缓缓铺开,烧开一壶热水,拿出备好的馕,撕成多份,摆放在精致小巧的盘子里,再分别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一群人围着火炉喝茶聊天,任它外面风雪漫天,此刻的地窝子里是一片温情脉脉,欢声笑语。
看到这一段文字,我豁然开朗,对生活的理解不再狭隘,原来诗意的生活在哪里都可以拥有。即便是在天寒地冻的地窝子里,用心营造,生活也可以充满情趣与诗意。
听刘心武说《红楼梦》,点评黛玉时,刘心武说黛玉的生活是“诗意的生存”,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黛玉葬花。流水落花春去也,本是自然现象,多情的黛玉与众不同,怜爱万物,独自拿着花锄和花囊来到花园,小心翼翼将满地落花扫在一起,轻轻埋在土里,让其叶落归根,避免被人践踏的命运。
原本是平常的一天,园里其他姐妹日复一日过着平淡的日子,黛玉却将这一天过得充满仪式感。虽然葬花有些伤感,却在哀伤中为寄人篱下的苦闷生活增添了乐趣。刘心武说黛玉葬花是一场“完整的行为艺术”,在那遥远的年代,黛玉竟然早已开拓了“行为艺术”的先河,源于她有一颗超凡脱俗追求情怀的心灵。
从书中脱离,回归到自己的生活,我才发现自己过得太过粗糙,总是沉湎在负面情绪中期期艾艾,以为诗意的生活都只存在于书里的世界。其实不然,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中的美好,生活中一定是真实存在的。
如何觅得诗意呢?我想不必将诗意看得高不可攀,应该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爱身边的细微事物,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只要静下心来融入生活,享受生活,一定会感受到心灵的温暖与柔情。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深以为然,尽管眼下的生活不尽如人意,依然可以转变心态和视角,将平凡寻常的日子过得诗情画意。
新闻推荐
“我记得2001年,我刚刚博士毕业的时候,我们中国电影一年的票房只有9亿元人民币。但是到去年,我们已经有55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