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佛教认识的加深和艺术市场的走热,佛教艺术品的收藏日渐受关注,而“神秘的卷轴——唐卡”更在近年备受追捧。 “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1994年在纽约曾以1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2002年,这件唐卡又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亮相,最终以3067万元港币成交,8年间增值3倍以上,并创下当时唐卡成交价最高纪录。 2014年,这件唐卡再次以3.48亿港元成交,成为名副其实的“唐卡之王”。
明清时期老唐卡屡屡拍出高价
近年来,藏传佛教艺术品收藏正逐渐得到藏家的认识与关注,其中具有较高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唐卡更是不断升温。唐卡逐渐被一些收藏家推崇,成为艺术品投资中的一匹“黑马”。 2000年以来,唐卡的市场价格翻了10余倍。单是2012年各拍卖活动中,成交价过百万元的单幅老唐卡就超过50幅,而在2016年,仅6月份就有7件唐卡作品价格超过百万元。
在拍卖会上,明清时期的老唐卡屡屡拍出高价。例如1815万元人民币成交的 “清乾隆宗喀巴大师一生的故事唐卡(15张)”和1540万元人民币成交的“明正德药师佛像图”等。而一直保持十多年的由 “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以3087.41万港元创下的唐卡成交最高纪录,相隔12年以涨幅十倍的价钱被同一幅作品打破,最终以3.48亿元港币成交,买家正是以2.8亿元港币买下鸡缸杯的上海藏家刘益谦。青海民族大学教授、《青藏高原论坛》副主编唐仲山评价这一消息时介绍,这是唐卡创纪录的一次拍卖,它传达出一个市场信号:唐卡火起来了。自去年以来,在藏区、古玩收藏行内和文化高端圈内都开始体现这种趋势。
“虽然唐卡的历史悠久,而且一直也深受藏族同胞尊崇,但唐卡真正进入收藏市场的时间并不长,出现快速升温也是近几年的事。 ”藏家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刚刚兴起时,唐卡的价格一般也就两三百元,但自从上世纪90年代起,藏传佛教艺术品进入收藏市场后,唐卡收藏市场就开始升温,很多唐卡的价格突破了千元大关,到了2006年,因为唐卡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收藏价值终于被大家认识和发现。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唐卡收藏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升温态势,基本上每年价格翻倍。
仿古做旧现象不能掉以轻心
据佛教艺术品收藏家郑华星介绍,唐卡以平面的绘画形式与立体雕塑的佛造像形成佛教艺术的两大门类,唐卡是佛教艺术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其特殊的材质和艺术形式,唐卡作品保存起来很不容易,能够完好留存下来的就更显珍贵。与书画、瓷器、玉器三大门类相比,佛像唐卡存世量是最少的,而真正在市场流通的更少。近十年来,很多唐卡藏品重复出现,重复拍卖,尤其是在社会大众逐渐对唐卡有深入的认识后,佛像与唐卡将成为最热门的艺术品收藏种类。 “这件明永乐刺绣唐卡,除了超乎寻常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外,其所包含的政治意义和社会价值也是非比寻常的。 ”郑华星说,这张“唐卡王”的时代背景在永乐年间,永乐帝在位虽然不算很长,但却做出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壮举,开凿运河、六征蒙古、迁都、编撰《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等等,足见永乐皇帝的雄才伟略。尤其是,他通过文化宗教的融合来推动国家统一和汉藏民族团结,这张唐卡就是汉藏一家的最好见证,今天依然具有高度的时代价值和政治意义。
对于新入门藏家想入手唐卡,郑华星建议,如果是出于宗教信仰或想深入了解佛教文化艺术,收藏唐卡是值得鼓励的。不管收藏何种艺术品都要深入学习、拜访业内权威专家和大藏家、购买实物等三个先后阶段。他建议入门者把购买的唐卡尽量公诸于同行,这样能广泛学习吸收到更多的知识,也是对藏品真伪优劣的一个极好的检验机会。针对现在常有唐卡的仿古做旧现象,初入门者不能掉以轻心,切忌过于自信。
收藏者可重点选择三类唐卡
近年来,虽然唐卡收藏有逐渐升温的趋势,但由于收藏者对其认识不足,在收藏过程中难免产生误区。特别是对唐卡收藏价值的判断,往往以年代早晚作为主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卡收藏的质量与水平。据专家介绍,许多十二三世纪至十四五世纪制作的唐卡,大量流入了西方的博物馆。目前在国内,明代的唐卡精品非常少见。明代以前的唐卡文物价值非常高,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相对而言,清代唐卡数量较多,现存的历代唐卡中绝大部分是清代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并非全部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有实力的收藏者应该挑选哪些唐卡呢?据行内人士介绍,三类唐卡可重点关注:清宫御制、独特题材、刺绣与缂丝。清代宫廷制作了大量的唐卡,主要是由中正殿喇嘛绘画,同时让宫廷汉族和西洋画师参与绘制,这就使得宫廷唐卡风格多样,并具有汉藏合璧风格。此外,清代宫廷所收藏的唐卡都是西藏宗教上层敬献给皇帝的礼品,所以这些唐卡的收藏价值非常高。唐卡表现的题材十分丰富,但也有一些比较少见又非常独特的内容,比如藏医藏药类唐卡,它既记载着各种西藏医药的精华,又是用以教学的辅助工具,不但表现了藏族人对人体生死的认识,还体现了人与宇宙关系的认知,具有医学、哲学、科学等多方面的意义。除了绘画唐卡外,清代宫廷还在苏州定制刺绣和缂丝唐卡。刺绣和缂丝唐卡不仅材质珍贵,而且制作难度极大,保存不易,因此清代流传下来的此类作品非常稀少。
新闻推荐
对《诗经》的印象,曾经只局限于入选教材的几首诗中,以为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思慕之恋,便是“式微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