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作为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青年交流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配套活动,福建省“我们的节日·端午”——第十二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6月17日至20日在石狮市举办。 石狮文化古镇蚶江,与台湾鹿港的对渡文化源远流长。史料记载,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就是大陆与台湾对渡的中心码头。树立在石狮蚶江海防官署遗址上的《对渡碑》记载:“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之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据考证,富有闽南特色的“蚶江海上泼水节”最早见于明代,盛于清朝,传承至今…… 泉州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相隔仅130多海里,两岸对渡习俗是蚶江古渡的一大特色,延续数百年,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独有的海上泼水民俗活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十二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的一个重要亮点是台湾青年积极跨海支援,并带来了海峡对岸优美的文化与艺术节目,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6月18日上午,文艺踩街活动拉开海上活动的序幕,颇具闽南风情的泉州王宫拍胸舞、石狮高脚戏、火鼎公火鼎婆、石狮嗦啰嗹、内塘排子吹、泉州大摇人、厦门腰鼓队、石狮大开路、东园狮阵、龙舟队、王爷船等表演队伍绵延数公里。 随后,蚶江镇后垵澳海域,龙舟邀请赛、海上泼水、“海上捉鸭”、“王爷船”巡海仪式、攻炮城等多项民俗活动在海上展开。 四支龙舟队在1000米的海面上往返竞渡,100艘船只参与的海上泼水精彩热烈。 海上捉鸭活动尤为精彩,船头架一根涂满油脂的圆木,圆木的末端挂着鸭笼,笼里装着鸭子,谁能赤脚从这根圆木上走到末端,拉开笼子的活门,捉住鸭子,这只鸭子就属于他的;如果拉开活门,鸭子跃入水中,此人也要跟着跳进水中,游追捉住,此鸭子属于他。 “王爷船”巡海充满浓郁的民间仪式感,众人抬“王爷船”至海边,根据风向调整风帆,由一艘舢板船护送出海直至回岸。“王爷船”巡海仪式是石狮海洋文化的特色活动之一,自1784年开始,台湾鹿港和石狮蚶江就有对渡,自对渡开始,闽台两地民众同放王爷船及王爷船海上巡游这一祈求行船顺利的民俗一直延续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来自全国17个省(市、区)37家媒体的总编、编辑和摄影记者来到现场,参加“重走海丝遗迹 聚焦海上泼水”摄影采风活动,他们将用镜头,为全国各地的读者介绍石狮民俗,传播精彩瞬间。采风活动由中国晚报摄影学会、福建省摄影家协会、泉州晚报社、石狮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晨报特派记者 新闻推荐 袁文才像(资料照片)。王佐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盛夏时节,江西省井冈山市大井村的北山冈上庄严肃穆。青... 端午狂欢。 贵阳晚报 王弘扬 摄
海上泼水展民俗。 临川晚报 陈源茂 摄
快把宝贝藏起来。 淮安日报 叶首卫 摄
“海上捉鸭”妙趣横生。襄阳日报 谢勇 摄
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的林銮渡古码头,是唐代始建,宋代扩建的石堤至今保存完好,正在申报世界遗产。孝感日报 代纯 摄
100艘船只参与了海上泼水。 临川晚报 陈源茂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