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墟品读安阳厚重的文化
○宜居福地安阳
安阳,这座有着3300年历史的城市,不仅是甲骨文的发现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也是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在2016年9月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安阳响亮地提出了“综合经济实力努力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今天的安阳,践行新发展理念,遵循高质量发展路径,着力把城市打造成为创业之都、宜居之城、幸福之家。近日,在这里举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百家媒体看安阳”活动,来自全国城市报业的百余名记者走进安阳,感受安阳的发展脉动。
一、以绿荫城 路畅景美城添绿
安阳市统筹深入推进“城市双修工程”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制定实施了城区园林绿化三年建设计划,加快实施道路提升工程,城市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安阳市计划实施的118项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全部开工,截至当年年底,通车道路71条、在建47条,当年必须完工的65条道路全部建成通车,再次创下安阳速度。二是改善城区生态面貌。2017年,安阳市组织开工建设绿化项目171个,新增绿地面积2.08万亩,中心城区绿地率达35.7%,市民可以在家门口见绿、亲绿,享受绿色福利。三是加强公园游园建设。今年计划在城区推进185个园林绿化项目,全年计划完工的8个公园中,龙安公园、建业生态公园、龙安区社区公园、高新区社区公园2已基本建成并具备开园条件。四是“创森”项目大头落地。拉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大幕,今年安排实施的224个“创森”项目已全面启动,总规模达14.5万亩,其中公园更侧重突出主题和特色,城市出入口、主要道路绿化将实现一路一景、移步异景,以园林绿化彰显城市魅力,打造城市名片。
二、以文化城 做好“活化、融化、转化”文章
安阳是历史文化名城,以文化城,传承创新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安阳着力做好三篇大文章。
一是“活化”。目前,安阳市已建有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纪念馆、岳飞纪念馆。正在建设的文化项目有殷商历史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使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鲜活起来。二是“融化”。通过组织全市1100多所中小学学生到岳飞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举办诵读学唱《满江红》等活动,融入日常教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依托谷文昌故居,召开主题座谈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谷文昌同志先进事迹。充分发挥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纪念馆和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在传承创新弘扬革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巨大作用。三是“转化”。安阳市始终注重把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干部群众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2016年、2017年,安阳市持续开展了“重返第一方阵,我们怎么办”“转型发展、我们怎么转”大讨论活动,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营造了思转型、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硬实力,把“根”和“魂”变成“力”和“效”。
三、以业兴城 打造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安阳市委、市政府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转型发展主攻方向,围绕主导产业改旧培新。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文化旅游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是传统工业升级改造。以安钢集团为龙头,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延伸,提升钢铁行业整体竞争力,打造千亿级精品钢产业集群。一系列的举措成果显著:安钢拉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合力冷轧高延性带肋钢筋技术发展前景广阔;远大可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龙腾特钢、兆通型钢等一批钢铁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二是培育新型产业增动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通航制造产业园、哈工大智能机器人小镇、IT产业园、比亚迪云轨生产基地、光远新材料三期、新能源汽车、小米手机、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升级项目落地建设。安阳市已有院士工作站6家,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10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三是优化环境做保障。安阳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西北绕城高速公路、新东北外环、林州通用机场等70个交通项目建设。安阳机场、晋豫鲁铁路西连接线、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安林市域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综合交通枢纽优势。重点加快保税物流中心、铁路口岸、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河南省战略协同示范区等开放载体建设。
(本版文图由安阳日报社提供)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春6月23日电吉林省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刘喜杰涉嫌受贿罪一案,日前由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