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层的高楼12个工人约180天就可以建成。”6月7日,在湖南省在建体量最大的装配式住宅小区——长沙蓝天保障房项目现场,远大住工华南大区总经理孙波告诉记者,这种新建筑方式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工,如果用传统建造方法,该项目需要耗时一年半到两年左右。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为何如此省时、省人工?安全性能如何?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带着一系列疑问,《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多日的走访。
一些工序从工地挪到了工厂
装配式建筑是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就像搭积木一样。装配式建筑在欧美和日本已经非常流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记者在蓝天保障房项目现场只看到零星几个工人,从外观上看很难辨别出装配式建筑与普通建筑有何区别。“装配式建筑把传统建筑工地上很多的工序挪到了工厂,而施工变成了总装,施工现场的人员大大减少。”远大住工总裁唐芬说。
“这里的楼板、外墙板、内墙、楼梯等都是从工厂预制好拉过来的。”孙波介绍说,现场的工人只需要将运输过来的构件装配起来。建筑工人经过2~3层的磨合之后,就可以熟练上手。
记者在远大住工麓谷PC(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看到了钢筋加工、装模、混凝土搅拌、预埋、布钢筋、浇捣、养护、脱模、物流、入库等房屋构件的生产流程。
“这么复杂的流程,靠人脑是很难实现的。”唐芬告诉记者,整个工厂全部是靠数据驱动来管理的,并且与施工现场联通。工地需要什么构件,工厂接收到数据,就会完成相应任务。
记者发现,摆放在库位里的房屋构件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相应的生产信息。据介绍,这个信息会随时更新,保证每一个构件都可追溯。
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是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的体系还是等同现浇,没有改变原来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现浇结构。”远大住工董事长张剑表示,虽然建筑方式有所变化,但长期以来确立的建筑结构并未改变。
具备节能环保优势
近年来,有关装配式建筑的利好政策接连出台。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2017年,住建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该方案还提出,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
在业内人士看来,利好政策出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装配式建筑节能环保的优势。以远大住工高层建筑实施方式为例,其模板比传统建筑施工减少75%左右。以此测算,每实施1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就可以少砍伐30万棵树,减少碳排放10万吨,减少建筑垃圾大概3.8万吨。
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会长黎乃超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从环保现实需求、国家政策引导等层面来看,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从各地出台装配式建筑细则和时间表来看,整个市场已经到达井喷的前夜。
中投顾问日前发布的《2018-2022年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装配式建筑将成为一个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元的产业,未来5年装配式建筑将有数倍的增长空间。
未来需解决多项问题
尽管政策利好、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装配式建筑仍处于行业早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黎乃超认为,成本高于传统建筑业是装配式建筑业需要面临的核心问题。有业内人士曾拿北京某项目举例说,建筑结构预制率超过65%,装配式建造成本为每平方米1858.18元,传统现浇方式成本为每平方米1583.46元,每平方米成本相差达200多元。在另一个预制率46%的长沙某项目中,装配式建造成本要高于传统方式300元左右。
不过,张剑却认为,社会上之所以有“装配式建筑成本高于传统建筑业”的认识,是因为众多刚入这个市场的企业达不到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万科北方区域工程系统首席合伙人、新土木建设公司董事长李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下部分公司对于装配式建筑这类新技术比较抵触,没有认识到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必要性。另外人才的匮乏也是困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难题。
张剑表示,目前相关政策已经较为完善,但是未来要继续深入的话,应该由住建部和工信部统筹来规划。因为装配式建筑不仅仅是建筑行业,还涉及工业制造业。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刘哲认为,对装配式建筑企业而言,在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提升社会认知的同时,最重要和迫切的是需要提高自身产品品质和各项性能,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一座座桥梁连通晋江两岸,这是福建泉州人出行最主要的通行方式之一。泉州境内的2500余座大中型桥梁,几乎涵盖目前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