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版肠癌肝转移指南发布 中国牵头完成国际版专家共识

来源:澎湃新闻 2018-06-16 19:43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上升,尤其在大中城市已跃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其中,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诊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约50%的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中出现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在2018年6月15-17日举行的第十四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上,发布了2018版《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手术及综合治疗。大会同期召开了首部国际版结直肠癌肝转移专家共识定稿会,以期给每一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制定更加规范化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

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在会上发言。

“新版指南”发布

转移性肠癌患者如果无法手术该怎么办?这是困扰国内外专家的难点问题之一。以往这样的患者只能选择全身化疗或者放弃治疗。此次新版国内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指南(后简称“指南”)的发布给了患者新希望。

黄先生59岁,2015年9月被诊断为结直肠癌肝转移,但由于肝转移病灶累及两侧肝脏,病灶较大无法切除,中山医院结直肠癌多学科团队(MDT)为黄先生制定了先期手术切除结肠病灶,再通过转化治疗(全身化疗+靶向治疗)缩小肝内病灶,转化治疗3个月后肝内病灶明显缩小,黄先生成功接受了两侧肝脏病灶的切除手术。术后接受辅助化疗,预防肝转移复发。患者术后良好,直到术后两年,肿瘤又找上了门,2017年底,黄先生的肝脏出现了新发转移灶,这次肿瘤的位置较高、较深,如果再次手术会切除较多肝实质,使本来就所剩不多的肝脏损失更多功能,面临肝衰竭风险。这次MDT专家决定不采用手术治疗,而是选择局部治疗工具-射频消融,仅需局部麻醉,在介入超声引导下,即可安全进行。射频治疗后,黄先生恢复良好,术后继续辅助化疗,就这样病人虽未接受手术,却可以再次处于无肿瘤疾病生存状态,至今肠道和肝脏肿瘤均无复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MDT团队至今已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完成了3400人次的诊治,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幅改善。为了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受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资助,2008年起中山医院结直肠团队在国内牵头撰写了《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以指导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近10年更新四次,期间提出了多项治疗新模式和新方法,成为行业标杆。

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秦新裕教授介绍,在指南的四次修订过程中,中山的专家先后提出:扩大肝切除适应症,提高了肝转移手术切除率(从19.2%提高到35.1%);推广MDT模型,已完成96期全国培训班,受培训医师超过2500名;提出转化治疗策略,更多患者接受了肝转移的切除手术;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倡导局部综合治疗(射频消融、立体定向放疗等),让患者达到无肿瘤疾病状态。最终使无肿瘤疾病状态的肝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50%,提高所有肝转移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从19%提高到31%),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肯定。

此外,中山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结直肠癌微创手术的单位之一,至今已完成1500余例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居全国首位。在此基础上并不断创新术式,包括机器人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并吻合(Nose手术)等,国际上首创机器人辅助多脏器同期切除术。2015年牵头制定了国内首部机器人共识和卫生部操作指南,为国内同行开展机器人结直肠癌手术提供了操作规范和可参照的标准流程,推动我国机器人手术的快速、安全应用。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开展机器人肠、肝同期切除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直肠癌团队的手术创新和成果已成为行业内的领跑者。

制订国际共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结直肠癌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号召力,会议同时举行了国际首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指南定稿会。会议邀请了欧洲肿瘤外科协会主席Graeme Poston教授、前任欧洲临床肿瘤学会主席David Kerr教授、英国亚历山大女王医院结直肠外科Amjad Parvaiz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消化科Sabine Tejpar教授等多位国际顶级专家,共同商讨并制定该国际版指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介绍道,本指南以国内版本为基础,由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中心牵头,在欧、美、日、韩等国际顶尖的结直肠肿瘤领域专家共同参与讨论下,结合国外医疗领域的具体国情进行制定。该国际版指南的推出,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结直肠癌领域的影响力,使我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领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也是造福国际广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好事。

开创肠癌管理新模式

患者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处于较为中心的地位,因此患者自身的行为及心理状态能够极大程度影响疾病的进程。因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团队在国内率先实行患者全程管理新模式,重视对患者的规范化诊疗基础上,倡导实践从诊疗、康复、饮食到长期随访的病患全程管理,全方位注重围手术期的精细管理和术后康复随访工作。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结直肠外科主任许剑民教授介绍,该院结直肠癌中心建立了3500例患者组织标本库和10000多例患者的电子化病例管理库,包含详细的随访信息,最长随访时间超过16年。

结直肠癌患者心灵创伤包括恐惧、疑虑、抑郁、焦虑等,这些心理问题会使患者丧失生存的勇气,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我院结直肠癌中心建立了“结直肠癌康复俱乐部病患”交流微信群、常态化造口护理病患交流会,并定期在“中山健康促进大讲堂”开展科普讲座,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专业的为癌症患者康复服务的模式。通过合作共建,资源优势互补,采取多种方式帮助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指导患者进行心理、医疗、药物、饮食等全方面科学的康复治疗,积极探索癌症康复道路,努力打造群体抗癌的环境,帮助患者真正实现“身心同治”。

在以往经验上,该团队在国内外结直肠专业大会上首次开设患者教育专场,以肠癌患者及家属为受众,邀请相关科室专家进行大众化的科普讲座。在结直肠癌预防、护理、饮食、治疗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科普宣传,以提高病患及家属自身在疾病整个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期望以患者教育专场为契机,提高患者及家属在疾病过程中的参与度,结合科普宣传和患者俱乐部、交流群等,一整套完善的结直肠癌医、护、患全程管理体系已经形成。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中心和上海市结直肠肿瘤微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联合举办的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自2005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13届,并吸引了大量欧美、日韩、港澳等地的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及超过8000名国内外学者到会交流。此次会议围绕结直肠癌诊治的最新理念和技术进行展开,探讨内容覆盖结直肠癌分子分型和精准诊疗、无创化液态活检技术、诊疗规范和专家共识解读、微创外科新术式和现场手术转播、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靶向、免疫等综合治疗。另外,此次会议在国内率先开设结直肠癌患者教育项目,围绕患者心理辅导、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临床试验研究设计等焦点问题,既强调治疗效果,又重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新闻推荐

专家谈人工智能怎样融入中学课堂:教材应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持续升温,人才短缺现状受到关注。国务院于2017年7月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版肠癌肝转移指南发布 中国牵头完成国际版专家共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