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一名80后的小伙子,中铁大桥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预制板场钢筋班负责人。他是一个农民工,也是一名湖北省劳动模范。
笨功夫练就绣花绝活
2006年,中铁大桥局六公司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周伟经人介绍到项目部成为一名钢筋工。
初入钢筋班,首先就要从最辛苦的抬钢筋干起。长长的钢筋拿在手中感觉十分沉重,螺纹更是勒得肩膀刺痛不已,肩膀被压得通红。
除了抬钢筋,周伟还要学习绑扎钢筋。初学绑扎,不仅要绕好几圈,还会出现扎钩绕空、扎丝拧断、戳到手指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钢筋绑扎,他逐渐能跟上其他工人的节奏。
杭州湾工作的两年无疑是最辛苦的,但也培养了周伟吃苦耐劳的品质,更重要的是练就了一手钢筋绑扎绝活,他绑得又快又牢靠。
志不休苦钻技术成“筋”英
杭州湾大桥工程结束后,周伟北上来到了哈大客运专线,他也成了钢筋班绑扎技术杠杠的老师傅,可他又有了新的苦恼:“我只会熟练地操作绑扎,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绑?钢筋怎么摆、怎么放、用多少。”
有了新的目标,就又有了新的动力。周伟把箱梁设计图复印了一份,又自行购买了钢筋规范和标准。白天他在钢筋车间干活儿,下班后就留在工地对着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琢磨。晚上他就研究图纸,学习每一种钢筋的型号、尺寸、摆放位置、数量等,并经常向现场技术员咨询请教。得益于他的勤奋与积累,周伟的技术水平渐渐提升,可以判断他和同事们干的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了。
周伟的认真劲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同事的信任,在哈大客运专线项目的后期,他不仅当上了钢筋班的班长,而且被评为“哈大客专项目优秀工班长”。
有了扎实的操作功底、看懂钢筋图的本领,在贵广客专项目建设中,周伟是负责底腹板的工班长。每次穿橡胶棒的时候既费时又费力,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他发现有的梁场使用穿管机。受到了启发的周伟,开始潜心钻研,经过多次的摸索,穿管机终于成功了。穿管机的使用,使需要花六七个工时才能完成的事,减少到只需1个工时就能完成,且人工也由十几个人减少到2个人,一个梁场干下来可节约人工费20万元左右。
哈大、大西、贵广、京沈等客运专线的磨炼,让周伟成长为钢筋翘楚,他也在成长中收获了2015年“全国优秀农民工”的光荣称号。
守匠心终成省级劳模
2016年,周伟辗转至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预制板场,参与世界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
周伟发现,平潭公铁大桥所需的公路桥面板和铁路槽型梁共有五种大型号,37种不同的小型号,共计3280块。通过熟悉图纸,他改用移动推拉组合式胎模具,一套胎模具能绑扎六种型号的桥面板,这样既可以减少占用施工场地,又能方便施工,节省劳动力。了解了项目部现场整体布局和设计图情况,他仅用一天时间便手绘了一张3600平方米的钢筋车间规划布局图,并得到了工程技术部的采用。其合理的布局设计在后期质监站、业主、监理等单位的多次检查中,均受到好评。
周伟用了12年的时间,从最初在杭州湾大桥项目做钢筋学徒,到练就钢筋绑扎操作技术,耐住了无数个看图学图的寂寞夜晚、辗转至各个施工一线,仍然坚守着钢筋作业这一行,从一个对钢筋一窍不通的农民工成长为这一领域的行家里手,成长为湖北省劳动模范。
新闻推荐
毛建国“抬杆就能走”微信或支付宝直接扣费,既能减轻收费时的通行拥堵度,又能降低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6月11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