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很多品牌店因为其商品或服务品质好、有特色,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迅速走红。不过,模仿品牌店的“山寨店”也随之而来,扰乱市场秩序。“山寨店”的招牌、包装等与品牌店很相似或完全相同,让人难辨真假,导致消费者花了同样的价钱却没享受到同品质的商品和服务。(6月12日《中国青年报》)
虽说仿制类“山寨”产品,并非完全是假冒伪劣,但从技术上说它并无多少创造性。以“山寨手机”为例,其最受人青睐的就是眼花缭乱的外观设计和所谓的“多功能”。有人说这表现出一种创新能力,而其实这些所谓的创新,其中的核心技术和绝大多数元素,都是复制而来,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杂烩体”而已。有些“山寨”产品,虽然在表层功能上,不无一定的新颖性,但是生产和经营“山寨产品的核心,是低成本运营、快进快出,甚至不乏偷税漏税现象。不少“山寨”业务,都建立在对品牌企业知识产权的侵扰之上,不仅影响正规厂家的声誉和效益,而且因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缺陷,给消费群体带来烦恼和安全隐患。据业内人士透露,“山寨”产品除了价格相对较低外,啥都不可靠。
问题是,“山寨”别人,势必会自食其果。比如,曾经以“山寨”洋品牌为生存发展之道的一些深圳企业,正在走“改邪归正”、自主创新之路时,却遭到了国外企业的仿效、甚至是报复,许多自创的优质品牌,被变本加厉地“洋山寨”,吞下了经济损失惨重的苦果。更为尴尬的是,过去只习惯于“山寨”别人,当现在自己的产品被“洋山寨”之后,一些企业,却显得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维权,如何挽回损失,更不知道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这种技术活,大都只能被动挨打,或疲于应付。
“山寨店”频现,当反思知识产权保护。因此,首先我们要做到不“山寨”别人的产品,持续走自主创新之路;同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坚决抵制和打击“山寨”行为。特别是,应从保护知识产权角度出发,严把商标注册、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堵住“山寨”品牌流入市场的源头。张西流
新闻推荐
张京生摄“如果没有科研志向的话,我想当时自己抵挡不住“北大专业随便挑”的诱惑。”回忆起四年前的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