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卫健委:我国血液保障呈“紧平衡”状态 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来源:澎湃新闻 2018-06-12 21:01   https://www.yybnet.net/

2018年是《献血法》颁布和实施20周年,6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实施《献血法》以来我国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等发展情况。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发布会现场获悉,20年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上升到2017年的1459万,2017年的献血量相比1998年增加了5倍多。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321个,中心血库99个;固定采血点1380个,比2012年增长41.3%。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在“互助献血”叫停后曾出现血小板供应紧张的情况,后通过相关部门调剂河北、山西等外省血库供应临床用血需求。

针对血液供应问题,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在会上表态称:“目前我国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这是一种“紧平衡”状态。”

周长强进一步分析,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带来的人口老年化,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带来的大龄高危产妇数量增加,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带来的医疗服务量持续增长等,对血液供应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会上,采供血过程中血液质量的管理仍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周长强表示,我国2015年底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全世界仅24%的国家开展),有效缩短了疾病传播的“窗口期”,基本阻断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经输血途径传播。

不过,输血的风险仍然值得关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在发布会上透露,尽管血液安全知识不断地提升,但输血的风险在全球来说都仍是无法彻底解决的难题。

“对于输血来讲,全世界范围内的首要原则都是“尽量不输”。”纪宏文说,不输血不代表不积极治疗,而是通过更细致的医疗,尽可能地减少失血,同时采取自体血回输、回收自体血等方式来管理患者血液。

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手术台均用血量分别降低20%和30%、自体血回输比例增长30%。

新闻推荐

回收废旧铅酸电池难在哪?■马婧

如何正确处置废电池,许多市民仍是一头雾水。记者调查发现,与市民生活相关的每一种电池都有不同的回收利用方式。虽然对铅酸...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卫健委:我国血液保障呈“紧平衡”状态 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