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刊文谈特色小镇发展:莫拔苗助长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6-11 07:38   https://www.yybnet.net/

时下,特色小镇建设很热。据统计,全国特色小镇试点有403个,加上地方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总数超过2000个。红火背后尤需冷静思考:什么样的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

日前走访西部某县的文旅小镇,民俗文化街上灯笼高挂,清一色的仿古建筑,木雕花窗、青砖粉墙,两边的商铺生意却冷冷清清。当地商户说,民俗街刚开业时火过一阵,可小镇位置偏远,周边又没什么大景点,聚不来人气,不少店家只好关门。打造文旅小镇,当地政府投入不少,但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造特色”何以为继,要打个问号。

纵观成熟的特色小镇,都是有产业基础、有特色优势,在市场环境中自然成长起来的。而不具备条件,靠行政推动,一味模仿复制,胜者寥寥。比如同样是香菇小镇,浙江庆元有食用菌企业200多家,产业链条完备,一半农民从事这个行业;而有的地方香菇产业从零起步,也大干快上建“香菇小镇”,真为他们捏把汗。为何一些地方创建特色小镇动力那么强?动力源自传统发展路径依赖,认为抢到特色小镇这顶“帽子”,就有项目、来钱快,不惜下指标、炒概念、造“特色”,有的把特色小镇当融资平台,打着这个旗号搞房地产。

特色小镇不是越多越好,盲目发展潜藏风险。有关部门测算,一座面积1—3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投资要几十亿元。跟风上产业,市场风险不小,一旦产业有闪失,会让地方背上沉重的包袱,加大债务风险。前些年,一些地方发展食用菌、苗木产业,一哄而上后产能过剩,“菇变草”“苗变草”,这样的教训应该引以为戒。另外,有的地方“假小镇真地产”,加大了房地产库存,可能重蹈“摊大饼、造新城”的覆辙,让造出的新镇变“空镇”。

针对当前特色小镇出现的种种问题,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边装;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格节约集约用地,避免另起炉灶、大拆大建。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特色小镇建设回归理性、健康发展。

特色小镇重在“特色”。不管是产业小镇、文化小镇、体育小镇,个性化才有竞争力、生命力。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要管住一哄而上、拔苗助长的冲动。特色小镇先发地浙江,率先出台了评定标准,启动特色小镇优胜劣汰机制,对不合格的地方“摘牌”。各地也应加快建立特色小镇退出机制,严控数量,提高质量,避免“争个帽子睡大觉”现象。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特色小镇建设要尊重小镇的特性和发展规律,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数量要求和政绩考核,避免脱离实际照搬照抄。

特色小镇是人的宜居宜业小镇。建设特色小镇是一个发现、挖掘特色资源的过程,如何让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是一个新课题。不能把城市文化、城市建设思维强加到小镇上,挖山填湖,破坏山水田园。应当科学规划,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有好的生活环境,有稳当的饭碗,才能吸引更多人就近就业、就地城镇化。

特色小镇用钱砸不出来,靠行政手段也造不出来。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慢工出细活,做到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机制“新而活”,争取建设一批,成熟一批,真正让特色小镇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中国飞机循环再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运营

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夏原一张玥)8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中国飞机循环再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运营。该基地是亚洲规...

相关新闻:
归来仍少年2018-06-11 00:00
糖炒栗子不宜吃冷2018-06-11 06:51
猜你喜欢:
评论:(人民日报刊文谈特色小镇发展:莫拔苗助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