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清代“丁白记”文玩葫芦

来源:西安晚报 2018-06-10 05:33   https://www.yybnet.net/

笔者收藏了一对清代文玩葫芦。较小的一只皮色暗黄,其最大腹径为5.3厘米,高11.5厘米,重56.5克;略大的一只呈深褐色,其最大腹径为9.3厘米,高12.2厘米,重60.7克。从整体上看,这对葫芦形制精巧,包浆醇厚又不失润泽,色质漂亮,在充足的光线下,圆润的表面闪亮通透,隐隐可见底色中少许暗淡。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两只葫芦上皆刻有行楷文字,字体俊朗潇洒,运刀入木三分:小葫芦上文字为“清逸”,大葫芦上为“思雅”,并附有款识“丁白记”字样。风格一致的文字加上腰部以尼龙绳捆扎连接,浑然一体。

中国人喜爱葫芦,一方面是因为葫芦生长旺盛,能蔓延、多果实,这一点与希望子孙繁衍的愿望相吻合,加上葫芦外形很像“吉”字,进而引发人们对其钟爱与崇拜,成了增寿降瑞、保佑子孙的吉祥物;另一方面,葫芦与“福禄”谐音,因而古人多将此题材用于祥和图案中,表达美好愿望,如“子孙万代”“万代盘长”等。有些人家在屋梁下悬挂着葫芦,称之为“顶梁”,据说这样做后,居家一般都比较平安顺利;较讲究的民众,则用红绳线串绑五个葫芦,称之为“五福临门”。此外,在道教文化中,八仙之一的铁拐李用葫芦作为法器,民间也便将葫芦视为镇邪的宝贝。

这对葫芦为笔者前年去台湾旅游时购得。当时一行20余人中,多人对这两只小巧精致的宝贝赞不绝口,均有购买意向。老板见状提出,谁讲出一句与葫芦有关的谚语,葫芦便归其所有。笔者随即说出:“厝(音错)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意为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发财富有)”,从老板口中得知,款识中的“丁白”乃是一位清代藏书家,浙江湖州人氏,约在咸丰十一年开始大规模搜罗藏书和刻书,颇负盛名。(王继军)

新闻推荐

上海高考结束 将于6月23日晚8点公布成绩

6月9日,外语听说测试过后,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顺利结束。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获悉,统一高考成...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代“丁白记”文玩葫芦)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