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朱润胜 通讯员张大开 杨大伟)“在这件事上,我确实犯了错……”近日,经过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一番苦口婆心的谈话,坐在乡“走读式”谈话室里的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朱杖子乡庙上村党支部书记董某终于“开了口”。
事实上,这只是今年秦皇岛3000余例“走读式”谈话中的一个缩影。作为审查调查的一种重要手段,“走读式”谈话是指谈话对象的工作地和居住地与谈话地点相分离,谈话时需要从工作地或居住地去往谈话地点,谈话结束后从谈话地点返回的谈话。与“留置”显著不同的是,“走读式”谈话不得长时间限制谈话对象的人身自由,一般谈话对象白天来谈话,当天谈话时间不得超过当晚12点,严禁将谈话对象留置过夜。
伴随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秦皇岛市纪检监察监督范围扩大、监督对象数量陡增,“走读式”谈话数量也随之大幅上升。数据显示,目前,秦皇岛市监督对象由3.92万人增加到8.14万人,“走读式”谈话数量整体上升了1.4倍。如何确保“走读式”谈话安全,成为秦皇岛市纪委监委的一个研究课题。
“重点是增加乡镇‘走读试\’谈话室的数量,实现乡镇全覆盖。”该市纪委监委案件管理室主任王大伟介绍说,从安全、便捷、高效等方面考虑,乡镇以下谈话室全部由县区纪委统一规划、组织施工和验收,两个谈话室之间一般不超过15公里。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二级“走读式”谈话室17个,年底前将建成二级谈话室56个、三级谈话室28个,形成覆盖全市各乡镇的“谈话网络”。
新闻推荐
近10年来,创新基金共为重庆1144个中小企业提供了11亿元支持,涌现出近800家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资本:构筑老工业基地发展新引擎
在重庆创新基金项目成果的支持下,“集诚电子”自主开发出了具有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仅2017年就实现8000多万元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