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创新基金项目成果的支持下,“集诚电子”自主开发出了具有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仅2017年就实现8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据悉,该企业去年研发投入超过了2000万元。
这仅仅是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庆,在构筑发展新引擎过程中大力实施创新+资本发展战略取得的一个典型成果。重庆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10年来,创新基金共为重庆1144个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11亿元的支持,累计培育出近100家产值超亿元、27家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近800家创新基金承担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驱动打造智能工厂
一个多月前,重通集团在举行品牌推广活动时,一举签下高达3亿多元的订货大单。
采访中记者得知,这都是该集团以大数据为引领,研制出高效节能产品的结果。目前,在自主创新的驱动下,该集团有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并且正在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系统改造,强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一步步地实现着智能制造的目标。
无独有偶,作为远郊区县的璧山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初期,支撑工业经济的是机械加工、制鞋和建筑建材业“老三样”。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推进,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严重阻碍了当地发展。该区经信委副主任曾佑勇告诉记者,为扭转这一局面,近年来璧山创新思维,重点在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三大产业上发力,使得全区工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是循环生产线,上万平方米的焊接车间里只有60多个机器人,可为企业节省近千个人工。”在璧山高新区重庆众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焊装车间,车间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的智能生产线自去年投用后,产品产销量稳步增长。
该区另一家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收购Meta,获得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模组+充电桩+自动驾驶传感器的技术,并且骄傲地说,未来,宝马i3甚至保时捷纯电动车Mission E将装上他们的璧山造“心脏”。
5月3日,重庆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此举旨在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示范基地。
“联盟将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实施抱团发展,产生聚集效应,形成合理、完善、强劲有力的区域性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涂兴永告诉记者。
巧解资本供给难题
融资难、融资贵,是当下许多创新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拦路虎”。为此,针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重庆璧山区建立了从“种子期”“初创期”到“成长期”的种子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去年,该区共设立5支产业和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到29.7亿元。
2015年6月,重庆凯成科技有限公司入驻璧山高新区。在厂房建设和设备引进过程中,公司一度遭遇资金难题。在璧山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凯成科技凭借其自主设计开发的一些技术,申请到1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这些资金犹如一场及时雨,加快了凯成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如今,该企业已成为苹果、富士康、联想等全球知名品牌的外包装壳供应商。
璧山区财政局副局长董其鑫介绍,为化解企业成长中的困惑,璧山坚持“创新+资本=新动力”的经济逻辑,推行“政府引导+金融机构辅导”的全新合作模式,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格局。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把过去的“行政化补贴”转化为政府以股权参与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投资,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形成三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机制,大大提升了政府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基金“四两拨千斤”
“创新基金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在创新生态的培育上起到了规范管理、开放合作、品牌塑造的作用。”重庆市科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过去10年,以资助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为主要目的创新基金,发挥了科技金融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帮助重庆一大批中小企业迈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使近800家创新基金承担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是创新基金促进了我们的技术创新活动。” 重庆“星河光电”研发部部长蒋代辉告诉记者,自2012年“LED智能照明系统”项目获得50万元资助后,他们的技术创新活动便一发而不可收,同时,凭借自身实力,企业还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而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完备的研发体系,则保证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记者还在采访中了解到,重庆市实施的创新基金项目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3530项,其中发明专利1565项。创新基金还为所支持的企业提供了超过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培育了超过3000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技术特长的科技型企业家、新兴产业的科技领军人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召奎)北京市工商局日前向媒体通报称,该局已经启动了违规销售电动车专项治理行动,并于近日对电动车经销商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