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将自己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赠1857万元。这一基金设立的目的便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支持中华诗词文化的教育与传播,这也是叶嘉莹先生毕生的志业。
自喻从艰苦中
走来的骆驼
1979年,身居海外的叶嘉莹希望回到中国教书的申请被批准,在北大短期讲课以后,受恩师顾随先生好友李霁野先生的邀请,到天津南开大学继续讲课。此番回国讲学她全部自费,讲课也不要任何报酬。当年南开大学请叶嘉莹讲授汉魏南北朝诗,55岁的叶嘉莹每周上两次课,300人的大教室每次都人挤人,连窗台上都坐着学生。
1993年,叶嘉莹教授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1997年改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献出退休金的一半,约10万美金,创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国内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驼庵”一词,取骆驼吃苦耐劳的寓意,顾随在晚年选择将其作为自己的别号。叶嘉莹曾表示,用骆驼的形象比喻她的人生经历也十分贴切:“我也是从艰苦的环境走来的,如同一个从那没有饮料没有食物的沙漠之中走来的骆驼。”
卖掉两处房产
设立基金
2015年10月,南开大学为叶嘉莹修建的“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学舍启用当日叶嘉莹特意赋诗一首以表谢意:“结缘卅载在南开,为有荷花唤我来。修到马蹄湖畔住,托身从此永无乖。”在叶嘉莹看来,诗中的“永无乖”包含了三重意愿:其一表示她将长久以此为家,不再远离;其二是以湖中荷花的君子之德“自相惕励,永无乖违”;其三是对于继起青年学子的美好祝愿,因为“人虽可老,来者无穷,人生之意义与价值正是如此”。
迦陵学舍官方微信中对基金的介绍是,2016年,叶嘉莹全权委托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卖掉当年她恐怕老无所依而在天津购置的一处房产,卖房所得380万元全部用于设立南开大学迦陵基金。
2017年,叶嘉莹再次委托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将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房产变卖,所得1080万元全部纳入迦陵基金。自此,叶先生将毕生所得全部奉献给了南开和中华古典诗词。
把中国文化传统
美好的种子留下来
“我之所以90多岁还在讲诗词,是因为我觉得既然认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这么多美好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就应该让下一代的人能够领会、接受。”叶嘉莹说,“如果我不能够传输给下一代,是我对不起年轻人,对不起古人,也对不起我的老师。”
叶嘉莹多次在讲座中表示:“我个人平生离乱经过微不足道,但是中国宝贵的传统,这些诗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希望能传下去,所以是‘要见天孙织锦成\’,莲花是凋零了,但有一粒莲子留下来,我希望把中国文化传统美好的种子留下来。”(张知依)
新闻推荐
谢晓刚农家书屋从2005年开始试点,2007年全面启动,到今年已有11年了。从第一家到如今的几十万家,农家书屋为解决农村“买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