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宝宝中国梦、改革开放三部曲、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首批“00后”迎来高考之际,历来就是高考中综合性最强、影响面最大的高考作文备受关注。今年的作文题目有哪些特点?命题思路是什么?透露出哪些趋势?记者采访教育专家进行解读。
新时代新青年
独立思考施展才华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共9道,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其余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高考作文致力于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
记者梳理发现,9道作文题中有5道紧扣时代主题,其中3道作文题聚焦新时代的青年,2道关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等主题。
新时代新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全国卷Ⅰ卷以“世纪宝宝中国梦”为主题,要求考生把“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的联想和思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北京卷直接点明“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要求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浙江卷立足“浙江精神”的提炼和概括,引导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在宏观视野中寻找个人意义,思考未来人生。
北京卷二选一的另一个题目为“绿水青山图”,要求考生用记叙文描绘自己期待的生态文明图景,贴近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时代主题。
全国卷Ⅲ卷以“改革开放三部曲”为主题,用1981年深圳特区、2005年浙江、2017年雄安的三条标语口号浓缩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引导考生在完成考试的同时,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
此外,全国卷Ⅱ卷、上海卷、天津卷、江苏卷分别以“幸存者偏差”“被需要”“器”和“语言”为主题,引导考生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开放性的独立思考,充分施展写作才华。
突出立德树人
考查思维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首先,突出立德树人。“世纪宝宝中国梦”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增强考生荣誉感、责任感。“今年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论化趋向,这给我们的学生提出要求:不读书不行,读死书不行,不思考不行,不闻家国事不行,没担当没梦想更不行。”山西省语文教学能手宋杰说。
其次,贴近学生生活,使考生感到熟悉、亲切,进而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是不少专家对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的评价。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高考是他们开启人生新征程的“成人礼”。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世纪宝宝中国梦”和“新时代新青年”等作文题瞄准今年考生特点,选取与考生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材料,让考生发声;“被需要”等作文题取材于生活实际,让每个考生都有发挥的空间、有展现的可能,也能让考生感受到自己与时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最后,考查思维能力。专家认为,2018年高考作文加大了对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我认为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是稳中求变、守正创新,全面考查了主干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北京十一学校语文教师史建筑说。
经典与时事关联
生活与思辨互动
多名教育专家向记者表示,统观近年考题,未来高考作文将呈现三方面趋势:
一是经典与时事关联。天津卷材料作文的主题“器”,既与古典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不器”相关联,也和今天的“大国重器”相呼应。类似的命题思路在2017年全国卷Ⅱ卷的“古诗句自拟”、2016年江苏卷的“话长话短”等题中已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是生活与思辨互动。猿辅导高中语文教研负责人代薇认为,从2016年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到2017年全国卷Ⅲ卷“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再到今年上海卷“被需要”,这些题目一方面旨在引导学生感情饱满、笔触真实地描绘一些日常生活场景,另一方面更考查考生从这些场景中升华出理性结论的能力。
三是文字与文化共鸣。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历年高考作文都在不同程度上同时考查考生的文字技巧与文化素养,鼓励考生更好、更准、更美地用文字传达自己的文化涵养。
针对上述命题趋势,不少专家表示,题目越是开放自由,越不容易写出好的文章来。学生在今后的写作训练中不必在押题、模板等套路上耗时费心,只要回归文章,彰显文质即可。
新闻推荐
◎王石川避免让资金问题成为脱贫致富的拦路虎,为“三农”提供覆盖面更广、品质更高的普惠金融服务有的农民合作社申请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