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连喜,这个生长在辽宁省阜新市韩家店西瓦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因每年参加高考而被许多人熟知。从2002年至今,康连喜已参加了17次高考,最好成绩是2009年的303分。他曾收到一所本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但因为对被录取的园林专业实在不感兴趣,最终放弃了这次入学机会。一年又一年,他的身影总会如约出现在高考考场。岁月更迭,他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爷爷考生”,也有人笑称他为“高考钉子户”。
7日,康连喜就迎来他的第18次高考。
据康连喜介绍,他在小学到初中一路成绩优异。恢复高考当年,他因故没能报上名,1978年他如愿参加了高考,遗憾的是遭遇落榜。
2002年,高考报名条件放宽的第二年,54岁的他疾奔到市招考办报名,以“往届生”的身份参加高考。“要是高考政策允许,我的心跳不停,我会一直考下去的。”康连喜称,自己不可能考上,即使考上也上不了,但每年的高考季,对于康连喜已成一种精神寄托。
据中新社
新闻推荐
为了让学生理解父母和老师的一片关爱,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报恩,5月21日至22日,来自北京市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感恩励志...